时间: 2025-05-02 11: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4:18
镜奁潮汐,泪汛迷昏晓。
风雨过,秋声早。
梦痕珊架畔,吟思灯花闹。
谁能料,倚阑人比花先老。
焦尾慵重抱。
心事金徽恼。
掩新颦,温旧笑。
平生侬与汝,千百闲花草。
伤心月,为谁来照孤樽倒。
镜子和化妆盒在潮汐的影响下,泪水模糊了晨昏的界限。
风雨过后,秋声已然响起。
梦中的痕迹在珊瑚架旁,吟唱的思绪与灯下的花儿交织在一起。
谁能预料,倚着栏杆的人比花儿更早地衰老。
焦尾琴声懒散地回响,
心中的秘密让金徽感到愤恼。
掩住新愁,温存旧笑。
我和你这一生中,经历了千百次的花草闲聊。
伤心的月亮,为了谁来照亮我孤独的酒樽倾倒?
夏承焘(1874-1939),字景云,号雨晴,近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婉约细腻,常常融入自然景物的描写,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此诗写于夏承焘对亡妻的追忆之际,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伤感。在时代背景上,近代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个人情感在动荡中显得尤为脆弱和珍贵。
这首《千秋岁 和潘静淑夫人韵,慰湖帆翁悼亡》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已故爱人的深切怀念。开篇以“镜奁潮汐,泪汛迷昏晓”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泪水与潮汐的比喻完美结合,创造出一种悲伤而又柔美的画面。接下来“风雨过,秋声早”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秋声的萧瑟与梦中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心痛。
“倚阑人比花先老”一句,透出一种无奈和伤感,花朵绽放的短暂与人类生命的脆弱形成对照,增添了诗的沉重感。后面的“心事金徽恼”则让人感受到内心的纠结与不安,金徽象征着过去的美好与荣耀,而如今却成了心事的负担。
最后两句“伤心月,为谁来照孤樽倒”,以月亮作为意象,表达了孤独与无助。月亮的照耀不仅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未来无尽孤独的叹息。整首诗以感伤的情调贯穿始终,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追忆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已故爱人的深切怀念,展现了人生的脆弱与无奈。
诗中的“镜奁潮汐”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伤心月”为谁照亮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倚阑人比花先老”表达了什么主题?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细腻,语言优美。两者都在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苏轼《水调歌头》:在对逝去的情感和时光的思考上,表现出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虽然主题相似,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