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千秋岁 和潘静淑夫人韵,慰湖帆翁悼亡

《千秋岁 和潘静淑夫人韵,慰湖帆翁悼亡》

时间: 2025-05-02 11:54:18

诗句

镜奁潮汐,泪汛迷昏晓。

风雨过,秋声早。

梦痕珊架畔,吟思灯花闹。

谁能料,倚阑人比花先老。

焦尾慵重抱。

心事金徽恼。

掩新颦,温旧笑。

平生侬与汝,千百闲花草。

伤心月,为谁来照孤樽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4:18

原文展示

镜奁潮汐,泪汛迷昏晓。
风雨过,秋声早。
梦痕珊架畔,吟思灯花闹。
谁能料,倚阑人比花先老。
焦尾慵重抱。
心事金徽恼。
掩新颦,温旧笑。
平生侬与汝,千百闲花草。
伤心月,为谁来照孤樽倒。

白话文翻译

镜子和化妆盒在潮汐的影响下,泪水模糊了晨昏的界限。
风雨过后,秋声已然响起。
梦中的痕迹在珊瑚架旁,吟唱的思绪与灯下的花儿交织在一起。
谁能预料,倚着栏杆的人比花儿更早地衰老。
焦尾琴声懒散地回响,
心中的秘密让金徽感到愤恼。
掩住新愁,温存旧笑。
我和你这一生中,经历了千百次的花草闲聊。
伤心的月亮,为了谁来照亮我孤独的酒樽倾倒?

注释

  1. 镜奁:指化妆用的镜子和化妆盒。
  2. 潮汐:指海水的涨落,暗喻情感的波动。
  3. 泪汛:泪水如潮水般汹涌,形容悲伤的情感。
  4. 秋声:指秋天的声音,暗示季节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5. 梦痕:梦中的痕迹,象征着思念和回忆。
  6. 焦尾:指古琴的一种,象征音乐和情感的表达。
  7. 金徽:古代的一种饰物,象征身份和地位。
  8. 平生侬与汝:意为一生中你我之间的情感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承焘(1874-1939),字景云,号雨晴,近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婉约细腻,常常融入自然景物的描写,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夏承焘对亡妻的追忆之际,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伤感。在时代背景上,近代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个人情感在动荡中显得尤为脆弱和珍贵。

诗歌鉴赏

这首《千秋岁 和潘静淑夫人韵,慰湖帆翁悼亡》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已故爱人的深切怀念。开篇以“镜奁潮汐,泪汛迷昏晓”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泪水与潮汐的比喻完美结合,创造出一种悲伤而又柔美的画面。接下来“风雨过,秋声早”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秋声的萧瑟与梦中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心痛。

“倚阑人比花先老”一句,透出一种无奈和伤感,花朵绽放的短暂与人类生命的脆弱形成对照,增添了诗的沉重感。后面的“心事金徽恼”则让人感受到内心的纠结与不安,金徽象征着过去的美好与荣耀,而如今却成了心事的负担。

最后两句“伤心月,为谁来照孤樽倒”,以月亮作为意象,表达了孤独与无助。月亮的照耀不仅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未来无尽孤独的叹息。整首诗以感伤的情调贯穿始终,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追忆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镜奁潮汐,泪汛迷昏晓:化妆镜与潮水相映,泪水模糊了晨昏,表现思念的强烈。
  2. 风雨过,秋声早:经历风雨后,秋天的声音已经传来,暗示生命的变迁。
  3. 梦痕珊架畔,吟思灯花闹:梦中的痕迹在灯下显现,思绪如灯花般交错,表达怀念之情。
  4. 谁能料,倚阑人比花先老:意外的是,倚栏的我比花儿先衰老,感叹生命的无情。
  5. 焦尾慵重抱:焦尾琴声懒散,心情沉重,象征内心的无奈。
  6. 心事金徽恼:心中的秘密与金徽的荣耀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苦闷。
  7. 掩新颦,温旧笑:掩住新的愁苦,怀念过往的欢笑,表现对过去的珍视。
  8. 平生侬与汝,千百闲花草:一生中与你的闲聊,体现深厚的情感。
  9. 伤心月,为谁来照孤樽倒:伤心的月光照耀着孤独的酒樽,表达孤独与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潮汐,生动形象地表现情感的波动。
  • 拟人:将秋声与梦痕赋予情感,使其具有人性特征,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已故爱人的深切怀念,展现了人生的脆弱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镜奁:象征女性的美丽与柔情,亦暗示爱情的逝去。
  2. 潮汐:代表情感的波动和不稳定。
  3. 秋声:象征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4. 焦尾:音乐的意象,象征情感的表达。
  5. 伤心月:孤独与怀念的象征,传达内心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镜奁潮汐”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兴奋
    • D. 无聊
  2. “伤心月”为谁照亮了什么?

    • A. 餐桌
    • B. 酒樽
    • C. 花草
    • D. 书籍
  3. 诗中提到的“倚阑人比花先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花的美丽
    • B. 生命的无常
    • C. 自然的变化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悲伤
  2. B. 酒樽
  3. B. 生命的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细腻,语言优美。两者都在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苏轼《水调歌头》:在对逝去的情感和时光的思考上,表现出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虽然主题相似,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夏承焘的生平与作品
  • 《古典诗词选读》
  • 《近现代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姚国秀十咏·菱塘 有感 孟子·仁不可为众 醉吟 野步十首 咏史上·金日磾 挽平山菊涧 其一 咏史 论语·时习章 孟子·贵贵尊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菌蠢 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谴问 推枯折腐 四壁萧然 同字框的字 群山四应 干字旁的字 百日粮 黾穴鸲巢 塞虏 尾巴难藏 雨丝风片 靑字旁的字 包含安的成语 建之底的字 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