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2:25
明福观
作者:王傅 〔宋代〕
泉源山下延平旷,
路入松关起清爽。
飞云西峙积翠台,
突兀三千六百丈。
杏花片片铺金坛,
天风吹桂香漫山。
游人尽去萝月上,
觉人身世非人间。
在延平旷野的山下,泉水源源不断;
小路通向松树林,令人感到清新爽快。
飞云在西边矗立,翠绿的台地积聚;
高耸入云的山峰,直插三千六百丈。
杏花如片片金色的铺盖,
天风送来桂花的香气弥漫四方。
游客们纷纷离去,明月悄然升起;
使人感到自己与人世间格格不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的意境与道教文化相关,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思想。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美,表达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傅,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展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明福观可能是王傅在一次游览中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借景抒情,表达一种超然的心境。
《明福观》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王傅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幅恬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开头两句描绘了山下泉水流淌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中。接下来的“飞云西峙积翠台”则通过对高山和云朵的描写,营造出高远的情境。这种高远感让人心生向往,仿佛可以触及云端。
后半部分的杏花与桂香的描绘,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春天的气息。杏花的金色与桂香的清新,象征了生命的美好与希望。最后两句“游人尽去萝月上,觉人身世非人间”,更是诗人的情感高潮,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仿佛在暗示世俗的纷扰已不再重要,真正的归属在于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体现了一种宁静的心境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自然景象是什么?
“游人尽去萝月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明福观》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是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王维的诗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的和谐,而王傅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大自然的美丽,强调人与自然的超然关系。两者各具风格,值得细细品味。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