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00
木兰花减字(赠晃无咎舞鬟)
作者:陈师道
娉婷娜袅。红落东风青子小。
妙舞逶迤。拍误周郎却未知。
花前月底。谁唤分司狂御史。
欲语还休。唤不回头莫著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舞姿轻盈,宛如花瓣随风飘落。她的舞姿美丽而婀娜,仿佛在与东风互动。然而,她的舞蹈似乎与周郎(周瑜)有些误会,令他感到困惑。月下花前,有谁能唤醒那位狂放的御史?她心中有话想说,却又不知如何开口,最终只能带着些许羞涩,无法回头相望。
作者介绍:陈师道,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早逝于金元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见长,尤其擅长抒情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上士人之间交往频繁,诗歌成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诗中所描绘的舞女形象,可能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女子美的欣赏,以及对自由与束缚之间矛盾的思考。
这首《木兰花减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舞女的婀娜多姿与内心情感的纠葛。诗的开头“娉婷娜袅”便以生动的形象抓住读者的目光,舞女在春风中轻舞,似乎在与自然相融。随后的“红落东风青子小”,在描绘舞姿的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诗中反复提及的“周郎”,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借用,更加强了舞女与外界的联系与隔离。
随着诗的深入,舞女的内心世界逐渐显露,她在美丽的月光与花前,思绪万千却又难以启齿,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最后一句“唤不回头莫著羞”更是引人深思,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微妙与难以言喻之处。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极具表现力,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美感,使人感受到那种既想表达又无法表达的情感冲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舞女在美丽与内心情感之间的矛盾,展现了对自由的追求与对情感的无奈,突显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复杂处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舞女的形象和花月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与爱情、自由、孤独等主题相关联,表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娉婷娜袅”主要描绘了谁的形象?
a) 舞女
b) 周郎
c) 御史
答案:a
“拍误周郎却未知”中的“周郎”指的是谁?
a) 曹操
b) 周瑜
c) 刘备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狂御史”主要指代什么?
a) 认真严肃的官员
b) 性格狂放的官员
c) 年轻的书生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