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7:12
赋得玉水记方流
积水綦文动,因知玉产幽。
如天涵素色,侔地引方流。
潜润滋云起,荧华射浪浮。
鱼龙泉不夜,草木岸无秋。
璧沼宁堪比,瑶池讵可俦。
若非悬坐测,谁复寄冥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而静谧的水景。积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仿佛能感知到水的深邃与清幽。水面如同天空的白云,静静流淌。水中的滋润使云彩升起,光辉照射在水面上,像是浮动的浪花。水中的鱼和龙在泉水中游动,夜晚也不会黑暗,岸边的草木似乎没有秋天的凋零。这个美丽的池沼怎能与瑶池相比呢?如果不是坐在高处仔细观察,谁又能在这神秘的水域中探寻呢?
“瑶池”出自《山海经》,是西王母的居所,象征着神秘和美好。诗中提到的“鱼龙”亦源自古代传说,代表着生机与灵动。
作者介绍:郑俞,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诗人游历山水之间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恬静的水景,充满了生机与灵动。开篇的“积水綦文动”便勾勒出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仿佛能听见水波轻轻荡漾的声音。诗人通过对比“如天涵素色,侔地引方流”进一步强化了水与天空、土地的和谐美。接下来的“潜润滋云起,荧华射浪浮”则描绘了水的滋润和光影的交错,使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则将视线拓展至更广阔的自然,水中的“鱼龙”象征着生命的活力,暗示着这个地方的生机勃勃。而“璧沼宁堪比,瑶池讵可俦”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景色的赞美,认为其美丽不逊于传说中的瑶池,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崇敬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清新优美的意象和自然的描写,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是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珍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瑶池”象征什么?
诗中“积水綦文动”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草木岸无秋”表达了什么意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