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

《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

时间: 2025-05-04 01:51:10

诗句

春气侵脾久在床,开门桃李著泥香。

牛鸣颇觉西湖近,凤去长怜北榭荒。

欲出老人无伴侣,退归诸子解农桑。

南邻约卖千竿竹,拄杖穿林看笋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1:10

原文展示

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
春气侵脾久在床,
开门桃李著泥香。
牛鸣颇觉西湖近,
凤去长怜北榭荒。
欲出老人无伴侣,
退归诸子解农桑。
南邻约卖千竿竹,
拄杖穿林看笋长。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侵袭着我的脾胃,我在床上卧病已久。
推开门,桃花和李花的香气混合着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
听见牛鸣声,才意识到西湖原来那么近;
而凤鸟飞去后,特别怜惜那荒凉的北榭。
想要出门,然而年老的我却没有伴侣;
只好退回家中,让儿子们去耕种农桑。
南邻约我去卖千竿竹,我拄着拐杖穿越树林,观看竹笋生长。

注释

  • 春气: 春天的气息。
  • 侵脾: 形容春天的气息使人感到不适。
  • 桃李: 这里指桃花和李花,象征春天的美好。
  • 泥香: 指泥土的气味,春天生机勃勃的气味。
  • 牛鸣: 牛叫声,常与农田生活相关。
  • 西湖: 指杭州的西湖,风景秀丽。
  • 凤去: 这里的“凤”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或人。
  • 北榭: 指北边的亭榭,因荒凉而引起怜惜。
  • 老人: 指自己,年岁已高。
  • 诸子: 指儿子们。
  • 农桑: 农业和桑蚕业。
  • 千竿竹: 形容竹子的数量多。
  • 穿林: 穿过森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兄苏轼并称“苏门兄弟”。他在诗词、散文和政务上均有卓越贡献,风格清新洒脱,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上巳节之际,诗人因久病卧床,无法出门,心中感慨万千。春天的气息使他更加怀念往昔的生活与亲友,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苏辙的《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以清新自然的笔调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自身的孤独。首联“春气侵脾久在床”,直接表达了诗人因病在床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春天来临时的脆弱感。接下来的“开门桃李著泥香”,则通过感官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生机,桃花李花的香气让人心生向往。

“牛鸣颇觉西湖近”,在听到牛鸣声时,诗人意识到西湖的存在,这一描写不仅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也暗示了生活的真实与亲近感。而“凤去长怜北榭荒”,则通过对北榭荒凉的感叹,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

后两联更为深刻,诗人虽渴望出门,但因年老孤寂而不得,不得不让儿子们去耕作,表现了对家庭责任的承载与传承。最后一句“拄杖穿林看笋长”,再一次回到自然,暗示了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生活体验与哲思,是颇具生活感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气侵脾久在床: 描述春天的气息使得身体感到不适,长时间卧床。
  2. 开门桃李著泥香: 开门后,桃花和李花的香气扑鼻而来,营造出春天的气息。
  3. 牛鸣颇觉西湖近: 听到牛叫声,才意识到西湖的距离,表现对生活的感知。
  4. 凤去长怜北榭荒: 对于美好事物的流逝感到惋惜,北榭的荒凉引发思考。
  5. 欲出老人无伴侣: 虽想出门,但年纪大了,缺少伴侣,感受到孤独。
  6. 退归诸子解农桑: 回到家中,让儿子们去从事农耕工作,体现家庭责任。
  7. 南邻约卖千竿竹: 南邻约定去卖竹子,生活中的小细节。
  8. 拄杖穿林看笋长: 拄着拐杖穿越树林,观察竹笋的生长,反映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 “春气侵脾”是将春天的气息比作侵袭的感觉。
  • 拟人: 描述自然景物时赋予其情感,例如“凤去长怜”。
  • 对仗: 诗中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承担,情感深沉且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气: 象征生命与希望。
  • 桃李: 代表美好与青春。
  • 牛鸣: 生活的真实感。
  • : 美好的事物,象征追忆。
  • 北榭: 荒凉与孤独的象征。
  • 农桑: 家庭责任与劳作。
  • 竹笋: 象征生命的延续与成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气侵脾”意为: A. 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舒服
    B. 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不适
    C. 春天的气息愉悦人心
    D. 春天的气息带来丰收

  2.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无法出门? A. 天气不好
    B. 年龄已大,无伴侣
    C. 工作繁忙
    D. 生病在床

  3. 诗中提到的“北榭”代表了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美好的回忆
    C. 荒凉与孤独
    D. 春天的生机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王维《鸟鸣涧》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春江花月夜》相比,苏辙的诗更为内敛,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而苏轼则倾向于描绘春天的瑰丽与浪漫。苏辙的诗中更多的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强调社会责任与家庭情感,而苏轼则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与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宋代诗人研究》
  • 《苏辙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已亥杂诗 133 已亥杂诗 68 已亥杂诗 95 减兰 已亥杂诗 6 已亥杂诗 159 已亥杂诗 140 邻儿半夜哭 卜算子 頠独立士女 已亥杂诗 142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公共关系 铭感五内 悲不自胜 包含渚的词语有哪些 税契 包含纲的词语有哪些 阿阇黎 鬯字旁的字 僮干 倚门倚闾 隹字旁的字 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虑难 盘根问底 用字旁的字 狗党狐群 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