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已亥杂诗 68

《已亥杂诗 68》

时间: 2025-04-27 07:45:25

诗句

北游不至独石口,东游不至卢龙关。

此记游耳非著作,马蹄蹀躞书生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5:25

已亥杂诗 68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原文展示:

北游不至独石口,东游不至卢龙关。此记游耳非著作,马蹄蹀躞书生孱。

白话文翻译:

我北方的游览未能到达独石口,东边的游玩也未能到达卢龙关。这只是我游历的记录,并不是正式的著作,所以我写下的只是马蹄声与书生的孱弱身影。

注释:

  • 独石口:位于今河北省,是一个著名的山口,具有自然和历史的意义。
  • 卢龙关: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战略要道,位于今河北省。
  • 蹀躞:形容马蹄声的轻微步伐,传达一种悠闲的游历状态。
  • 书生孱:指的是书生的弱小和无力,意在表现诗人的自谦和脆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惟庵,号香涛,晚号秋水,清代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有着激昂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尤其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朝末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龚自珍以游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游历,展现出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诗人游历的经历,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的“北游不至独石口,东游不至卢龙关”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游历的未能如愿,给人以一种失落感。同时,诗中提到的“此记游耳非著作”,则展示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谦逊态度,认为自己的游记不具备正式著作的分量,反映出其对文人身份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反思。诗的最后一句“马蹄蹀躞书生孱”,则用生动的意象体现出游历中的孤独、脆弱与艰辛。整体而言,诗歌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沉的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北游不至独石口,东游不至卢龙关”:表达了诗人在北方和东边的游历皆未能到达理想的目的地,传达出一种未尽的遗憾。
    • “此记游耳非著作”:强调这只是游记而非正式文稿,表明诗人在文学上的谦逊。
    • “马蹄蹀躞书生孱”:通过“马蹄”的意象表现游历中的艰辛与书生的无力,反映出对自身身份的反思。
  •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着对称的特点,增强了文学的韵律感。
    • 意象:如“马蹄”与“书生”形成强烈对比,象征着行动与无奈的结合。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个人的游历,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旅途的孤独,反映出诗人对自我价值、社会环境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马蹄:象征着旅行与探索,代表着行动与追求。
  • 书生:象征知识与文化,代表着人文关怀与脆弱之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个地名分别是哪个?
    • A. 独石口与卢龙关
    • B. 黄河与长江
  2. 诗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
    • A. 认为很重要
    • B. 认为只是游记
  3. “马蹄蹀躞书生孱”中的“蹀躞”指什么?
    • A. 马蹄声
    • B. 风声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系列,探讨其思想深度与情感表达。
  • 诗词对比:与李白的《庐山谣》可以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自然与旅途不同的感悟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龚自珍全集》
  • 《清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吊魏敏功赠住庵通老 哀汤与立父 和僧广实三首 秋日即事三首 其一 和江中仲 和张文伯先梅后雪 四面山午饭澡雪尘土往太湖二首 其二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 渔家傲 早发橐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志同心和 禾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以卵击石 言行信果 人字头的字 一匹雏 溜索 见惯不惊 打入冷宫 隶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掷地金声 薪津 羽毛 包含薏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