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日西湖閒泛

《秋日西湖閒泛》

时间: 2025-05-01 01:02:43

诗句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

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

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

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2:43

原文展示: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
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
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
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

白话文翻译:

水面上弥漫着薄雾,映照着山的影子,远远看去已经是苍茫的秋天。深林中偶然看到寺庙,安静的岸边让我不舍得划舟离去。稀疏的芦苇开始凋零,残存的彩虹在夕阳下也渐渐隐去。我家在何处呢?归家的兴致使我想起了歌唱渔夫的情景。

注释:

  • 水气:指水面上升起的雾气。
  • 苍茫:形容景色的朦胧和广阔,通常用来描绘秋天的气氛。
  • :寺庙,通常为僧侣居住和修行的地方。
  • 疏苇:指稀疏的芦苇。
  • 残虹:指夕阳下残存的彩虹。
  • 归兴:归家的兴致或愿望。
  • 渔讴:渔夫的歌唱,象征归家的愉悦心情。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特别的历史典故,但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淡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逋(967-1028),字景玄,号称“林和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隐士。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常流露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是诗人游湖时的感受,表现了他在秋日宁静的西湖上游玩的情景,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秋日西湖閒泛》是一首描绘秋日西湖美景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气、山影、寺庙、岸边的宁静以及秋天的氛围。开篇便以“水气并山影”揭开了秋日的序幕,水的雾气和山的影子交融在一起,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种景象不仅是自然的描写,更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感悟。

接下来的“林深喜见寺”展现了诗人在林中看到寺庙的喜悦,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赏,也是对人文精神的追寻。寺庙象征着宁静和修行,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寄托。而“岸静惜移舟”则传达出诗人对宁静环境的眷恋,舍不得离开这片静谧的水域,显示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

后面的“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进一步加强了秋天的氛围,稀疏的芦苇折断,残存的彩虹也随着夕阳的落下而消失,这些意象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则回归到个人的思考,诗人对归家的向往和渔夫生活的向往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渗透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心态和对理想生活的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气并山影:描绘了水面上升起的雾气与山的影子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秋日气氛。
  2. 苍茫已作秋:远景的苍茫感说明时节已然进入秋天。
  3. 林深喜见寺:在深林中看见寺庙,表现出对安静、宁和的环境的喜爱。
  4. 岸静惜移舟:岸边宁静,让人不舍得离开,体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5. 疏苇先寒折:稀疏的芦苇开始凋零,暗示了秋天的寒意和生命的无常。
  6. 残虹带夕收:残留的彩虹在夕阳下消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
  7. 吾庐在何处:思考自己的家在何方,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思考。
  8. 归兴起渔讴:归家的兴致引发了对渔歌的联想,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气并山影”,用水和山的影像比喻自然的交融。
  • 拟人:如“岸静惜移舟”,通过“惜”字赋予自然以人类情感。
  • 对仗:诗中各句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秋日西湖的自然美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属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气: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山影:代表着稳固与永恒。
  • 寺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
  • 芦苇: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岁月的流逝。
  • 彩虹:象征着美好的瞬间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气并山影”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朦胧的秋天
    • B. 清晨的阳光
    • C. 夜晚的星空
  2. 诗人对寺庙的描写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与惊讶
    • B. 失落与孤独
    • C.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3. “疏苇先寒折”中的“寒”字有何意义?

    • A. 表示温暖
    • B. 代表秋天的来临
    • C. 形容河水的凉意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头河》(李白):描写夜晚的自然景色,表现孤独与思乡之情。
  • 《山中杂诗》(王维):展现山水之间的宁静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秋夕》(杜甫):同样描绘秋天的情景,但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
  • 《江雪》(柳宗元):描绘了冬天的孤寂与冷清,与林逋的秋日宁静形成对比。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相似题材下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与思想。

相关查询

杂诗 其二 杂诗 其一 杂诗 杂诗 暇日读楞严经偶成 通慧寺 题水帘洞 寄章允载兼柬项思复 春夜辞 采桑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比字旁的字 风云际会 包含拔的成语 弱柳 包含啷的词语有哪些 罗幕 收血 包含拯的成语 辰字旁的字 弹空说嘴 韋字旁的字 花天酒地 峯嶂 讲绎 怒臂当辙 累牍连篇 匕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