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2:43
洞霄宫
作者: 林逋 〔宋代〕
大滌山相向,华阳路暗通。
风霜唐碣久,草木汉祠空。
剑石苔花碧,丹池水气红。
幽人天柱侧,茅屋洒松风。
大滌山相对而立,华阳路幽暗地相连。
风霜侵蚀的唐代石刻已久,汉朝的祠庙草木凋零。
剑形的岩石上长满了碧绿的苔藓,丹池里的水气弥漫着红色的光彩。
隐居之人住在天柱山的旁边,茅屋里飘散着松林的清风。
作者介绍:林逋(967-1028),字景仁,号孤山,浙江人,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林逋一生隐居,崇尚自然,与世无争,作品多描写山水景物及其心境,语言清新,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林逋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中描绘的景象与他的隐居生活紧密相连,表现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洞霄宫》是林逋在隐逸生活中创作的一首颂美诗,诗中描绘了大滌山的巍峨、华阳路的幽暗、唐代石刻的久远以及汉代庙宇的荒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自然的赞美。全诗的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头两句通过描绘山与路的关系,营造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空间。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历史遗迹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使人感受到世事的无常。最后两句通过描写隐士的生活环境,传达出一种清静、自然的恬淡与安宁。
林逋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风光的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每一处景物都蕴藏着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使得整首诗在简约中透出深邃的意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隐逸生活为主题,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大滌山”是指什么?
A. 一座高山
B. 一条河流
C. 一片森林
“华阳路暗通”中的“暗”字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神秘
C. 哀伤
诗中提到的“幽人”生活在哪里?
A. 山顶
B. 河边
C. 天柱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