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9:53
人皆喜诗翁,有酒谁肯一醉之。
嗟我独无酒,数往从翁何所为。
翁居南方我北走,世路离合安可期。
汴渠千艘日上下,来及水门犹未知。
五年不见劳梦寐,三日始往何其迟。
城东赚河有名字,万家弃水为污池。
人居其上苟贤者,我视此水犹涟漪。
入门下马解衣带,共坐习习清风吹。
湿薪荧荧煮薄茗,四顾壁立空无遗。
万钱方丈饱则止,一瓢饮水乐可涯。
况出新诗数十首,珠玑大小光陆离。
他人欲一不可有,君家筐箧满莫持。
才大名高乃富贵,岂比金紫包愚痴。
贵贱同为一丘土,圣贤独如星日垂。
道德内乐不假物,犹须朋友并良时。
蝉声渐已变秋意,得酒安问醇与醨。
玉堂官闲无事业,亲旧幸可从其私。
与翁老矣会有几,当弃百事勤追随。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9:53
答圣俞
作者:欧阳修 〔宋代〕
人皆喜诗翁,有酒谁肯一醉之。
嗟我独无酒,数往从翁何所为。
翁居南方我北走,世路离合安可期。
汴渠千艘日上下,来及水门犹未知。
五年不见劳梦寐,三日始往何其迟。
城东赚河有名字,万家弃水为污池。
人居其上苟贤者,我视此水犹涟漪。
入门下马解衣带,共坐习习清风吹。
湿薪荧荧煮薄茗,四顾壁立空无遗。
万钱方丈饱则止,一瓢饮水乐可涯。
况出新诗数十首,珠玑大小光陆离。
他人欲一不可有,君家筐箧满莫持。
才大名高乃富贵,岂比金紫包愚痴。
贵贱同为一丘土,圣贤独如星日垂。
道德内乐不假物,犹须朋友并良时。
蝉声渐已变秋意,得酒安问醇与醨。
玉堂官闲无事业,亲旧幸可从其私。
与翁老矣会有几,当弃百事勤追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与珍重。大家都喜欢那位诗翁,谁愿意在酒中畅饮呢?而我却独自无酒,往昔与翁相聚又能做什么?翁居住在南方,而我在北方,世事的离合又能期待什么呢?汴渠上千艘船只日夜往来,但我来到水门时仍然不知道。五年未见的劳苦,梦中也常思念,三天前我才开始前往,何其迟缓啊!城东的河流有个名字,然而万家都将河水弃置不顾,变成污池。居于其上的人如若贤者,我却只把这水视作涟漪。入门下马,解开衣带,共同坐在习习清风中。湿薪荧荧地煮着薄茶,四周墙壁空空无物。万钱的方丈足够就停止,一瓢饮水也足以让我快乐。更何况新作的诗篇有数十首,珠玑大小光彩照人。别人想要的我却是不可得,君家的筐箧却满满当当。才华大名就意味着富贵,岂能与金紫的包袱相提并论?贵贱皆同为一丘土,圣贤独自如星日垂。道德与内心的快乐并不依赖物质,只需朋友和良辰美景。蝉声渐变秋意,得酒又何必在意醇与醨。官闲玉堂无事业,幸好可以与亲友私交。与翁相聚的时日不多,应当放弃百事,勤加追随。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在诗词、散文、历史等方面均有杰出成就,特别在古文运动中有重要影响。
创作背景
《答圣俞》是写给诗翁的诗,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他身处北方,思念南方的朋友,表达出对友谊的珍重和对世事的无奈。
《答圣俞》是一首抒发对友人情谊的诗,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哲理。诗人开篇以“人皆喜诗翁”引入,表现出对朋友的敬重与喜爱,接着用“无酒”引出对往昔的追忆,表现出对友谊的渴望。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汴渠千艘日上下”的意象,描绘了繁忙的世事与自己的孤独相对比,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对人生离合的思考。诗中提到的“万家弃水为污池”则揭示了人们对物质的追逐,而诗人却希望能在“湿薪荧荧”中找到宁静与乐趣,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立见解。诗中提到的“得酒安问醇与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展现出一个有情有义的诗人形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重、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以及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展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诗翁”指的是什么人?
A. 有钱人
B. 喜欢诗的人
C. 官员
D. 学者
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是?
A. 渴望
B. 轻视
C. 中立
D. 坚持
诗中提到的“贵贱同为一丘土”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财富是最重要的
B. 人生的平等
C. 物质财富的优越
D. 贫穷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