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释老六言十首

《释老六言十首》

时间: 2025-05-04 01:29:36

诗句

吾尝评石鼎诗,盖出一手所为。

若使弥明能道,唐朝有两退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9:36

原文展示:

《释老六言十首》 - 刘克庄

吾尝评石鼎诗,盖出一手所为。若使弥明能道,唐朝有两退之。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评论过石鼎的诗,那是他独自创作的作品。如果弥明能够说出道理的话,那么唐朝有两位诗人可以被称之为“退”。

注释:

  • 石鼎:石鼎是唐代诗人,常以其独特的风格闻名,诗作在当时颇具影响力。
  • 弥明:可能指的是某位有才华的诗人,能够表达深刻的道理。
  • 两退之:指的是唐朝两位著名的诗人,可能暗指杜甫与李白,或其他著名诗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子璋,号天隐,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文学家。他的诗词多以清新婉约、意境深远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对当时文人的思考与评论。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释老六言十首》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他对古代诗人的思考与评判。诗中提到的“石鼎诗”不仅是对作品的评价,更是对诗人创作过程的肯定。诗的开头以第一人称出发,增强了诗的亲密感,仿佛在与读者进行直接对话。接着,诗人提到“弥明能道”,显示出他对文学才能的尊重,同时也带有对现实的思考。最后一句提到唐朝的“退”,则是对历史的回望,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对后代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展现了刘克庄对文人风骨的追求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吾尝评石鼎诗”:表达了诗人对石鼎诗作的评价,表明他对诗歌的关注。
    • “盖出一手所为”:说明石鼎的诗是他个人的创作,强调独立性。
    • “若使弥明能道”:假如弥明能够说出前因后果,体现对才华的期待。
    • “唐朝有两退之”:引出对唐代诗人的赞美,表达对传统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古今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
    • 反复:强调了诗人对诗作的重视与对才华的推崇。
  •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学的思考,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个人创作的独立。

意象分析:

  • “石鼎”:象征着文学的独立与个性。
  • “唐朝”:代表着辉煌的诗歌时代,象征着传统与经典。
  • “弥明”:象征着才华与智慧的理想化人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石鼎的诗作代表了什么?

    • A. 传统文化
    • B. 个人创作
    • C. 社会动荡
  2. “弥明能道”指的是?

    • A. 对历史的回顾
    • B. 才华横溢的诗人
    • C. 个人的诗歌
  3. 诗中提到的“退”指代的是?

    • A. 诗人的退隐
    • B. 唐朝的著名诗人
    • C. 诗歌的衰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杜甫与刘克庄的作品都反映了历史背景对个人创作的影响,但杜甫更关注社会现实,而刘克庄则注重个人的独立与传统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人欲暗得树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 次韵赵表之道中见梅之作二首 同坐客赋席牡丹酴醿海棠三首 寄题陈氏尚遐亭 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 将到金陵投宿乌江寺 水调歌头(八月十五夜集长乐堂月大明常岁所无众客皆欢。戏用伯恭韵作) 再用硕夫韵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鼎争 超然迈伦 扭亏 臣字旁的字 六艺经传 以一警百 进可替不 邑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纸结尾的成语 贝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簨簴 追风逐日 象齿焚身 和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