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3:29
原文展示:
送则师归越 石延年 〔宋代〕
归里悬心复苦形, 生涯蓑笠伴铜瓶。 鱼随洗缽冲遗粒, 龙倚移舟识唪经。 佛庙春游湖树暗, 神涛晴渡越峰青。 高才不独江山助, 王谢风流旧有灵。
白话文翻译:
回到故乡,心中挂念,身体也感到疲惫, 一生中,蓑衣和斗笠伴随着铜瓶。 鱼儿随着洗钵的水流冲走遗留的米粒, 龙依靠移动的舟船认识诵经的声音。 春天在佛庙游玩,湖边的树木显得昏暗, 晴天渡过神涛,越地的山峰显得青翠。 高才不仅仅得到江山的帮助, 王谢家族的风流传统也赋予了灵气。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宋代诗人,以豪放洒脱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石延年送别一位名叫则师的僧人归越(今浙江一带)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则师归乡的挂念,以及对其高洁生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则师归越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高洁生涯的向往。诗中“归里悬心复苦形”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则师归乡的挂念和对其旅途劳顿的同情。“生涯蓑笠伴铜瓶”则描绘了则师简朴的僧侣生活,象征其超脱世俗的品格。后几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佛庙春游湖树暗”和“神涛晴渡越峰青”,进一步烘托出则师的高洁形象和诗人的深情厚意。最后两句“高才不独江山助,王谢风流旧有灵”,既表达了对则师才华的赞赏,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赞美。通过对则师归越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高洁生涯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生涯蓑笠伴铜瓶”中的“蓑笠”象征什么? A. 僧侣生活 B. 渔夫生活 C. 隐士生活 D. 贵族生活 答案:A
诗中“龙倚移舟识唪经”中的“龙”象征什么? A. 则师的高洁 B. 则师的权力 C. 则师的智慧 D. 则师的财富 答案:A
诗中“高才不独江山助”表达了什么? A. 对则师才华的赞赏 B. 对则师财富的赞赏 C. 对则师权力的赞赏 D. 对则师智慧的赞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