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5:59
原文展示:
秋霁露华清带水,月明天色白连河。夜兰澄影星微动,瑟瑟层飔上下波。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晴朗夜晚,露水清新,带着水气;月光皎洁,天色与银河相连。夜间的兰花在清澈的影子中微微摇曳,星光微动;凉风习习,波澜起伏。
注释:
- 秋霁:秋天的晴朗天气。
- 露华:露水的光泽。
- 清带水:清新地带着水气。
- 月明:月光皎洁。
- 天色白连河:天色与银河相连,形容夜空明亮。
- 夜兰:夜间开放的兰花。
- 澄影:清澈的影子。
- 星微动:星光微微闪动。
- 瑟瑟:形容风声。
- 层飔:层层的风。
- 上下波:波澜起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延年,字曼卿,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美丽和宁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夜,诗人独自在北楼上,感受到秋夜的宁静和美丽,从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秋夜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宁静和美丽。首句“秋霁露华清带水”,以露水的清新带水气来形容秋夜的清新,给人以清凉之感。次句“月明天色白连河”,用月光皎洁、天色与银河相连来描绘夜空的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后两句“夜兰澄影星微动,瑟瑟层飔上下波”,则通过夜兰的清澈影子和星光的微动,以及凉风的习习,波澜的起伏,进一步加深了秋夜的宁静和美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霁露华清带水”:这句诗描绘了秋夜的清新,露水的光泽清新地带着水气,给人以清凉之感。
- “月明天色白连河”:这句诗用月光皎洁、天色与银河相连来描绘夜空的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夜兰澄影星微动”:这句诗通过夜兰的清澈影子和星光的微动,描绘了秋夜的宁静和美丽。
- “瑟瑟层飔上下波”:这句诗通过凉风的习习,波澜的起伏,进一步加深了秋夜的宁静和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明天色白连河”,将夜空比作银河,形象生动。
- 拟人:如“夜兰澄影星微动”,将星光拟人化,赋予其动态。
- 对仗:如“秋霁露华清带水,月明天色白连河”,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秋夜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秋夜的宁静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露华:清新地带着水气,象征秋夜的清新。
- 月明:月光皎洁,象征夜空的明亮。
- 夜兰:夜间开放的兰花,象征秋夜的宁静。
- 星微动:星光微微闪动,象征秋夜的神秘。
- 瑟瑟层飔:层层的风,象征秋夜的凉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月明天色白连河”中的“白连河”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河流
B. 银河
C. 月光
D. 天色
- 诗中“夜兰澄影星微动”中的“夜兰”指的是什么?
A. 夜间的兰花
B. 夜间的兰草
C. 夜间的兰影
D. 夜间的兰香
- 诗中“瑟瑟层飔上下波”中的“瑟瑟”形容的是什么?
A. 风声
B. 水声
C. 星光
D. 露水
答案:
- B. 银河
- A. 夜间的兰花
- A. 风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秋夕》:同样是描绘秋夜的诗,杜牧的诗更注重对人物情感的描写。
- 王维《山居秋暝》:王维的诗同样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但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诗词对比:
- 石延年的《秋夕北楼》与杜牧的《秋夕》相比,石延年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杜牧的诗更注重对人物情感的描写。
- 石延年的《秋夕北楼》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石延年的诗更注重对秋夜宁静的描绘,而王维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石延年的多首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