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0:07
原文展示:
萧萧晚雨向风斜,村远荒凉三四家。 野色连云迷稼穑,秋声催晓起蒹葭。 愁如夜月长随客,身似飞鸿不记家。 极目相望何处是,海天无际落残霞。
白话文翻译:
晚风中斜斜的雨声萧萧,远处的村庄荒凉,只有三四户人家。 田野的景色与云相连,模糊了庄稼的界限,秋天的声音催促着黎明,蒹葭开始生长。 忧愁如同夜间的月亮,长久地伴随着旅人,身体如同飞翔的鸿雁,不再记得家的方向。 极目远望,不知何处是尽头,海天一色,落日的余晖洒满天际。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是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从海路前往楚地的旅途中所作,诗中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旅途中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愁如夜月长随客,身似飞鸿不记家”一句,巧妙地将诗人的忧愁与夜月、飞鸿相比,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无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愁如夜月长随客”一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身似飞鸿不记家”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旅途的感慨 C. 对未来的迷茫 D. 对自然的赞美
诗中“野色连云迷稼穑”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A. 广阔的自然景色 B. 荒凉的村庄 C. 繁忙的农田 D. 宁静的夜晚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