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9:55
北望厢云未散,西来关月犹明。
无端蹂我凤凰城。无土无人无政。
此恨难填海样,相仇尽化边声。
梦中半是在旗亭。半醉半眠半醒。
向北望去,窗外的云彩尚未散去,西边传来的明月依然皎洁。
无故地践踏了我的凤凰城(指故乡或家园),这里无土无人,也没有政治。
这种仇恨难以填补,就像大海一样深广,仇恨也正如边地的声音般无尽。
梦中一半是在旗亭(指酒楼或客栈),一半是醉酒、半梦半醒的状态。
陈祖绶(约1640-约1710),字子华,号青甫,清代诗人,擅长诗文,尤以词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风格多变,富有感情。
《西江月 书愤》创作于清代,正值清王朝统治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苦闷与无奈。
《西江月 书愤》是陈祖绶以月景为引子,结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作品。开篇“北望厢云未散,西来关月犹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的“无端蹂我凤凰城”,则直接点明了作者对故乡遭受蹂躏的痛苦,体现了无奈与愤懑。
诗中“无土无人无政”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无能感到深深的失望与愤怒。“此恨难填海样,相仇尽化边声”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表达了对仇恨与痛苦的深切感受,仿佛无尽的仇恨和失落化作了边地的哀叹。
“梦中半是在旗亭。半醉半眠半醒”一句,诗人在梦中又回到了那曾经的地方,矛盾的情感让他感到迷惘与无助,既有醉酒的迷离,又有清醒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的复杂心境。整首词不仅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也富有个人的情感色彩,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社会现状的愤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情感层次丰富,深刻而动人。
诗中“无端蹂我凤凰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思念
B. 愤怒
C. 快乐
D. 无奈
“此恨难填海样”中的“海”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痛苦与仇恨
C. 自由
D. 安宁
诗中提到的“旗亭”指的是什么?
A. 酒楼或客栈
B. 学校
C. 官府
D. 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