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1:17
原文展示:
宿昔青门里,蓬莱仗数移。
花娇迎杂树,龙喜出平池。
落日留王母,微风倚少儿。
宫中行乐秘,少有外人知。
白话文翻译:
在青门外宿昔,蓬莱的车仗轻轻移动。
娇艳的花朵迎接着杂树,龙在平静的池塘中欢快地游出。
落日将王母留下,微风轻拂着幼小的孩童。
宫中欢乐的秘密,鲜有外人知晓。
注释:
- 宿昔:指前夜或很久以前。
- 青门:青色的门,指代宫廷或高贵的地方。
- 蓬莱:神话传说中的仙岛,象征长生不老的境地。
- 仗:这里指车仗,古时贵族出行的车。
- 龙: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吉祥的象征,通常与水有关。
- 王母:王母娘娘,传说中的仙女,掌管长生不老。
- 秘:秘密,隐秘的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少陵,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他的诗作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苦难,风格沉郁顿挫。
创作背景:
《宿昔》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诗中通过描写神仙境地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杜甫的《宿昔》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开篇“宿昔青门里,蓬莱仗数移”,青门象征着高贵和理想,而蓬莱则是人们向往的仙境,暗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接下来“花娇迎杂树,龙喜出平池”,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体现了和谐美好的生存状态。
然而,诗的结尾部分“宫中行乐秘,少有外人知”,则反映出一种隐秘的欢乐,暗含着对现实的孤独感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杜甫通过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表现了他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宿昔青门里:表明诗人曾在青门外过夜,暗示与理想境地的亲近。
- 蓬莱仗数移:蓬莱的车仗轻轻移动,象征美好生活的向往。
- 花娇迎杂树:花草与树木相映成趣,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象。
- 龙喜出平池:龙的游动象征着生机与欢乐。
- 落日留王母:落日西沉,王母留下,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瞬间的珍贵。
- 微风倚少儿:微风轻拂孩童,突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 宫中行乐秘:宫中欢乐的场景,隐秘而少有人知。
- 少有外人知:强调这种欢乐的孤独和难得,令人感到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蓬莱仗数移”,用蓬莱象征理想境地。
- 拟人:如“龙喜出平池”,赋予龙以喜悦的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象与理想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幸福状态的向往,同时反映出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门:象征理想与高贵的生活。
- 蓬莱:神话中的仙境,代表长生与美好。
- 花娇:体现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龙:象征吉祥与欢乐,代表生命的活力。
- 王母:传说中的神话人物,象征着幸福与长久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宿昔》的作者是?
-
“蓬莱”在诗中象征什么?
-
诗中提到的“王母”是指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答案:
- B. 杜甫
- B. 理想境地
- A. 西王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杜甫的作品多关注现实与社会问题,而李白则更加倾向于表现个人情感与理想生活。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研究文章及评论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