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4:32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
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
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巴子国游玩已久,屡次进入武侯祠。阳光透过竹林斜照,溪水的清风充满了薄薄的帷帐。君臣本应共同努力,贤人圣人也应在同一时期出现。我祈祷能归附于先主刘备,继续吞并敌国再出征。墙壁上虫蛇爬行,巫师醉倒在蛛丝上。我不禁想起在梁父吟咏的日子,自己耕作的日子也未曾太迟。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杜甫生于盛唐,经历了安史之乱,生活困苦,诗作多关注社会民生,风格沉郁悲壮。
《诸葛庙》作于杜甫游历巴蜀之时,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及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促使他创作此诗。
《诸葛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展现了杜甫对诸葛亮的崇敬与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诗的开头,杜甫以“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引入,表达了他对蜀汉历史的沉思和对诸葛亮的敬仰。接着,诗人描绘了竹日斜照、溪风拂面的宁静场景,透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思考。诗中提到“君臣当共济”,强调了君臣之间应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而“贤圣亦同时”则暗示了历史上贤能之士的稀缺。
杜甫在“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中流露出对刘备及其理想政治的向往,表达了他希望能有贤明之主再次统一国家的愿望。最后两句“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庙宇的荒凉,暗示了政治的失落与人的无奈。
整首诗气韵悠长,情感深邃,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个人的深情寄托,展现了杜甫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情感与个人理想。
杜甫在《诸葛庙》中提到的“君臣当共济”是指什么?
A. 君臣应和谐共处
B. 君主一人决定一切
C. 君臣之间无关紧要
“虫蛇穿画壁”反映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生机勃勃
B. 荒凉凋敝
C. 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