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7:02
赠陈二补阙
杜甫
世儒多汨没,夫子独声名。
献纳开东观,君王问长卿。
皂雕寒始急,天马老能行。
自到青冥里,休看白发生。
在当今的学者中,大多数人都沉沦没落,只有您(陈二)独具声望。
您为国家献策,开创了东观,君王也向您请教(我)长卿(杜甫)。
黑色雕鸮在寒风中急速飞去,天马虽老仍能奔驰。
自从进入青冥之中(高远之处),就不要再看那些白发苍苍的人了。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圣”。他的诗作以现实主义著称,关注社会民生,作品风格多样,情感深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诗人身处动乱年代,心系国家与民众,赞美了同为士人的陈二,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赠陈二补阙》展现了杜甫对同代士人的赞美与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开篇以“世儒多汨没”道出当时学术界的衰败,反衬出陈二的卓越与清白,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士人的向往与尊重。接着“献纳开东观”,表现出陈二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贡献,显示出杜甫对政治的关心和对同道中人的期许。
“皂雕寒始急,天马老能行”两句,既有对时事的叹息,也有对陈二的鼓励,暗示即使环境艰苦,也要勇于追求理想。最后一句“自到青冥里,休看白发生”,表达了诗人希望陈二能在高处不惧年老,继续追求理想,不必在意外界的评价与阻碍。
整首诗流露出浓浓的友谊与鼓励,反映了杜甫对理想士人的期待,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的深思,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诗歌通过对陈二的赞美,反映了杜甫对理想士人的向往,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传达出不畏艰难、追求理想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夫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皂雕寒始急”中的“皂雕”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天马”象征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杜甫在关注社会问题上的深度与李白的个性化表达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