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3:09
浪淘沙令
白朴 〔元代〕
行路古来难。似得还山。山间终是胜人间。风月琴樽应不羡,尘土征鞍。何处老来闲。白下长干。一番春事又兰珊。
这一路走来,古往今来的路途都很艰难。似乎能够回到山中,山间的生活终究要比人间更胜一筹。即使风光明媚,琴樽相伴,也不必羡慕繁华与世俗的纷扰。我在尘土飞扬的征途中,何处可以老来安闲?在白下长干的地方,春天的景致又如兰花般美好。
作者介绍:白朴(约1226-1306),元代杂剧作家、诗人,号白华,世称“白郎”。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著称,是元代重要的文学家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归属感的追寻。在这种背景下,白朴通过描绘山间生活的惬意与对尘世繁华的淡然态度,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浪淘沙令》通过山间与人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诗中“行路古来难”一句,直接点出人生旅途的艰辛,反映出一种对生命艰难的感慨。而“似得还山”则表现出对山中恬静生活的向往,山间的生活被诗人理想化成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存在。
接着,诗人以“风月琴樽应不羡,尘土征鞍”来表达对尘世繁华的不屑,暗示在纷扰的社会中,真正的快乐在于心灵的宁静,而非外在的浮华。最后的“何处老来闲”感叹人生的无常与难以安稳,诗人借此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向往闲适的生活态度,表现出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与哲学性探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诗词测试:
“行路古来难”中“行路”指的是什么?
A. 旅行
B. 人生旅途
C. 走路
本诗中山间生活的特点是什么?
A. 繁华
B. 安静
C. 喧闹
“尘土征鞍”意指:
A. 生活的艰辛
B. 旅行的乐趣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1.B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