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0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04:58
原文展示:
感怀 其三 杨基 〔明代〕
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 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 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白话文翻译:
邓禹从南阳来,带着策略归附光武帝。 孔明在隆中隐居,不急于为先主效力。 英雄各有自己的见解,何必追究他们的出身。 孙权、曹操与更始帝,不能相提并论。 如果不是昭烈帝的贤明,三次拜访也不会答应。 君子应当识时务,保持自己的纯洁如同处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笔。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看法,以及对时势和节操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作者在反思历史人物的作为时,结合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对英雄人物的选择和行为进行的一种评价和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邓禹和孔明的描述,展现了英雄人物在历史关键时刻的选择和行为。诗中“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尊重,认为他们的行为和见解不应受出身限制。而“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则是对君子在动荡时代应如何自处的忠告,强调了识时务和保持节操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英雄人物的独立见解和价值,以及君子在动荡时代应如何自处,即识时务和保持节操。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孔明”是指谁? A. 诸葛亮 B. 曹操 C. 孙权 答案:A
“守身如处女”中的“处女”象征什么? A. 纯洁 B. 无知 C. 柔弱 答案:A
诗中的“光武”是指哪位皇帝? A. 汉武帝 B. 光武帝刘秀 C. 汉文帝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