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1:38
谒延平王庙 其二
作者: 蔡德辉 〔清代〕
红旗赤帜树高城,
弱冠将军独请缨。
宠赉有加天赐姓,
徵收无处海屯兵。
都缘耿耿心长在,
岂为区区发数茎。
忠孝由来难两尽,
邮书往返不胜情。
这首诗描绘了延平王(郑成功)的伟大事迹和对其崇敬之情。开头提到红旗和高耸的城墙,象征着郑成功的壮丽事业和卓越贡献。年轻的将军在弱冠之年就已经展露头角,受到宠爱和赐予姓氏的荣耀,说明他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因为战事频繁,海上屯兵无处可去,表现出当时的困境。然而,作者内心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父母的孝心始终在,岂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有所动摇。最后提到往返的书信,表达了难以言喻的情感。
作者介绍:蔡德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历史感慨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民族矛盾和历史变迁的时期,作者以延平王郑成功为题,表达了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和家庭忠诚的思考。
这首诗以郑成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诗的开头通过“红旗赤帜”描绘了郑成功的伟大事业,象征着反抗外敌、捍卫民族尊严的斗争精神。接着,诗人提到郑成功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得到了皇帝的宠信和赐姓,显示了他的卓越与荣耀。
诗中还提到“海屯兵”,反映了当时战争的紧迫和士兵的困境,透出一种无奈和悲壮。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父母的忠诚,强调了忠孝的矛盾与难以两全的内心挣扎,显示了作者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在最后一联,通过“邮书往返不胜情”,诗人写出了思念与情感的复杂,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哀愁。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忠孝的辩证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切理解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郑成功的赞美,表达了对忠诚与孝道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国家和家族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红旗赤帜”象征什么?
“弱冠”指的是多大年纪?
诗人对忠孝的看法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