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卜算子

《卜算子》

时间: 2025-04-29 13:22:38

诗句

乱似盎中丝,密似风中絮。

行遍茫茫禹迹来,底是无愁处。

好客挽难留,俗事推难去。

惟有翻身人醉乡,愁欲来无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2:38

原文展示:

卜算子
作者: 刘克庄

乱似盎中丝,密似风中絮。
行遍茫茫禹迹来,底是无愁处。
好客挽难留,俗事推难去。
惟有翻身人醉乡,愁欲来无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境纷乱,仿佛像盛满丝线的筐,复杂而难以梳理;又像风中飘散的絮,密密麻麻,让人难以捕捉。漫步于茫茫的禹迹之中,究竟哪里是没有忧愁的地方呢?热情的主人虽想挽留我,但世俗的事情却难以推去。只有醉酒的人在梦乡中徘徊,愁苦的情绪无处可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乱似盎中丝:形容事物纷乱的状态,像筐中乱糟糟的丝线。
  • 密似风中絮:形容事物非常密集,像风中飘扬的絮状物。
  • 茫茫禹迹:指的是大禹治水留下的痕迹,形容环境的辽阔与模糊。
  • 无愁处:没有忧愁的地方。
  • 好客挽难留:形容热情好客的人难以留住客人。
  • 俗事推难去:世俗之事难以摆脱。
  • 翻身人醉乡:指醉酒的人,意指沉醉于酒乡的状态。
  • 愁欲来无路:忧愁无处可去,无法逃避。

典故解析:

  • 大禹: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象征着治理与开拓,诗中提到他的足迹,暗示历史的沉重与人类的困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翚,号岚溪,宋代诗人。其诗作以豪放、清新见长,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备强烈的个性与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这首《卜算子》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内心充满忧虑与感慨,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迷茫与世事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卜算子》通过对纷乱的情感和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以“乱似盎中丝,密似风中絮”形象地描绘出一种错综复杂的情感状态,令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沉重。接下来的“行遍茫茫禹迹来,底是无愁处”则通过历史典故的引入,暗示了在这个辽阔而多变的世界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安慰是多么困难。

“好客挽难留,俗事推难去”表达了人际关系中的困境,尽管热情好客的主人希望能留住朋友,但生活的琐事往往让人无法停留,反映了社会的压力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最后一句“惟有翻身人醉乡,愁欲来无路”则是对饮酒消愁的无奈与悲哀,醉酒成为逃避现实的唯一途径,却也无法真正解决内心的痛苦。

整首词在情感上是沉重而又无奈的,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揭示了个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共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似盎中丝:情感的混乱如同筐中乱糟糟的丝线,暗示生活的复杂性。
  2. 密似风中絮:更进一步地表现出情感的密集与难以理清的状态。
  3. 行遍茫茫禹迹来:漫游在历史的深邃中,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孤独。
  4. 底是无愁处:无愁的地方何在,表达对快乐与安宁的渴望。
  5. 好客挽难留:主人虽热情,但世俗的束缚让人无法长留。
  6. 俗事推难去:生活琐事如影随形,让人难以摆脱。
  7. 惟有翻身人醉乡:醉酒成了唯一的逃避方式,暗示对现实的无奈。
  8. 愁欲来无路:忧愁无处可去,表达对生活的无助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乱似盎中丝”和“密似风中絮”比喻情感的复杂与密集。
  • 对仗:如“好客挽难留,俗事推难去”,增强了句子的音韵美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层层递进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复杂情感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困境与生活的无奈,表达了对愁苦与逃避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丝与絮: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内心情感的纠结。
  • 禹迹:历史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迷茫与探索。
  • 醉乡:逃避现实的象征,暗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卜算子》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克庄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好客挽难留”说明了什么? a) 主人热情好客
    b) 生活琐事难以推开
    c) 人际关系的复杂
    d) 以上皆是

  3. 诗中“愁欲来无路”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困惑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 1. c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贾宝玉的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 辛弃疾的词:如《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表现了人生的无奈与情感的复杂。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探讨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展示女性内心的挣扎。
  • 苏轼《水调歌头》: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选》:对宋代词作的全面介绍。
  • 《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深入分析与解读。
  • 《刘克庄研究》:专门探讨刘克庄生平与作品的书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 拆屋行 台湾竹枝词 台湾竹枝词 台湾竹枝词 台湾竹枝词 台湾竹枝词 壮别 志未酬 自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顿足搓手 蜈蚣船 瓦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半斤八面 恒例 盟结尾的成语 繁花似锦 夺劳 旡字旁的字 婓婓 邈处歬视 包含邦的成语 走之旁的字 害结尾的成语 兰玉 玉字旁的字 麟凤芝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