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斤竹岭

《斤竹岭》

时间: 2025-05-06 02:03:50

诗句

鸟道盘空一线悬,杖藜徐步出层巅。

云埋半岭疑无地,石压孤峰欲蔽天。

废寺草长时见鹿,深林径绝但闻泉。

野人好事真痴绝,剔藓题诗记岁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50

原文展示:

斤竹岭
惠周惕 〔清代〕

鸟道盘空一线悬,
杖藜徐步出层巅。
云埋半岭疑无地,
石压孤峰欲蔽天。
废寺草长时见鹿,
深林径绝但闻泉。
野人好事真痴绝,
剔藓题诗记岁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斤竹岭的旅途体验。鸟儿的飞路在空中盘旋如同一条悬空的线,作者手杖拄着,缓缓走出层层高峰。云雾缭绕使半岭看起来仿佛没有土地,孤立的石峰压得天空似乎要被遮蔽。荒废的寺庙草木丛生,偶尔见到鹿在其中穿行;深林的小径已然断绝,只能听到泉水流动的声音。山中的人们真是热心肠,痴迷于此,剔除苔藓在石上题诗,记录下岁月的流逝。

注释:

  • 斤竹岭:地名,具体位置未详,但显然是个险峻的山岭。
  • 杖藜:用来拄的拐杖,通常由藜草制成。
  • 废寺:指荒废的寺庙,表示人迹罕至。
  • 野人:指在山林中生活的人,通常与自然和谐相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惠周惕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多变的历史时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山行中写成,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省思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景象真实而生动,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诗歌鉴赏:

这首《斤竹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作者的心境。开篇的“鸟道盘空一线悬”立刻抓住了读者的注意,仿佛带领我们走入了一个高远的空间,感受到山巅的孤寂与辽阔。接着,诗人通过“云埋半岭疑无地”传达出一种虚无的感觉,似乎置身于云雾之中,难以分辨现实与幻影。

在对大自然的描绘中,诗人不仅仅停留在景色的表面,而是通过“废寺草长时见鹿”和“深林径绝但闻泉”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脆弱相结合,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最后两句“野人好事真痴绝,剔藓题诗记岁年”,更是将自然与人的情感交织,展示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对这片宁静土地的热爱。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惠周惕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鸟道盘空一线悬:鸟儿飞行的路径在空中盘旋,如同一条悬空的线,展现出自然的灵动。
  2. 杖藜徐步出层巅:手中拄着藜杖,缓缓地走出山顶,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3. 云埋半岭疑无地:云雾缭绕,半个山岭似乎看不到土地,塑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4. 石压孤峰欲蔽天:孤独的石峰高耸,仿佛要遮蔽天空,表现出自然的伟岸与雄浑。
  5. 废寺草长时见鹿:荒废的寺庙中,草木丛生,偶尔可以看到鹿穿行,描绘出自然复苏的景象。
  6. 深林径绝但闻泉:深林的小路已然断绝,只能听到泉水流动的声音,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7. 野人好事真痴绝:山中的人们热衷于自然的事物,表现出一种质朴的生活态度。
  8. 剔藓题诗记岁年:在石上剔去苔藓题写诗句,记录时间的流逝,体现出对时间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鸟道盘空”,将鸟的飞行路径比作悬空的线,形象生动。
  • 对仗:如“云埋半岭,石压孤峰”,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如“野人好事”,使得自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意象分析:

  • 鸟道:象征自由与灵动,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云与石:构成了自然的壮丽与险峻,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 废寺与鹿:反映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杖藜”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拐杖
    • C. 一种工具
  2. 诗中“云埋半岭”的意象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人生的迷茫
    • C. 生活的繁忙
  3. “废寺草长时见鹿”中的“鹿”象征了什么?

    • A. 生活的繁华
    • B. 自然的生机
    • C. 人类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李白《夜泊牛津》:通过描绘夜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吴子云 寄桐庐程宰 寄沈仲居进三国志 寄如皋叶尉 寄潘文叔 寄吕英父 寄李侍郎 寄湖州赵侍郎 寄郭德顺 寄郭伯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九原可作 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握的词语有哪些 秉操 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齲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咬姜呷醋 身字旁的字 栗栗自危 凭吊 兽铠 欺诡 茫然自失 蹠犬噬尧 锦杠 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