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50
斤竹岭
惠周惕 〔清代〕
鸟道盘空一线悬,
杖藜徐步出层巅。
云埋半岭疑无地,
石压孤峰欲蔽天。
废寺草长时见鹿,
深林径绝但闻泉。
野人好事真痴绝,
剔藓题诗记岁年。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斤竹岭的旅途体验。鸟儿的飞路在空中盘旋如同一条悬空的线,作者手杖拄着,缓缓走出层层高峰。云雾缭绕使半岭看起来仿佛没有土地,孤立的石峰压得天空似乎要被遮蔽。荒废的寺庙草木丛生,偶尔见到鹿在其中穿行;深林的小径已然断绝,只能听到泉水流动的声音。山中的人们真是热心肠,痴迷于此,剔除苔藓在石上题诗,记录下岁月的流逝。
惠周惕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多变的历史时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山行中写成,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省思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景象真实而生动,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这首《斤竹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作者的心境。开篇的“鸟道盘空一线悬”立刻抓住了读者的注意,仿佛带领我们走入了一个高远的空间,感受到山巅的孤寂与辽阔。接着,诗人通过“云埋半岭疑无地”传达出一种虚无的感觉,似乎置身于云雾之中,难以分辨现实与幻影。
在对大自然的描绘中,诗人不仅仅停留在景色的表面,而是通过“废寺草长时见鹿”和“深林径绝但闻泉”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脆弱相结合,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最后两句“野人好事真痴绝,剔藓题诗记岁年”,更是将自然与人的情感交织,展示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对这片宁静土地的热爱。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惠周惕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诗中提到的“杖藜”指的是什么?
诗中“云埋半岭”的意象表达了什么?
“废寺草长时见鹿”中的“鹿”象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