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3:41
原文展示:
笋 王禹偁 〔宋代〕
数里春蹊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千玳瑁簪。
白话文翻译:
在春日的小路上独自寻找,竹笋如犀牛角般迸出,锦绣般繁茂,林中景象错综复杂。 田文死后,宾朋四散,留下的三千玳瑁簪被随意抛弃。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有“王右丞”之称。此诗通过竹笋的生长和田文的典故,表达了人生无常和富贵如梦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王禹偁游历或观察竹林时所作,借竹笋的生长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世态炎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竹林中竹笋的生机勃勃,以及田文死后宾朋散去的典故,表达了人生无常和富贵如梦的深刻感慨。诗中“迸犀抽锦乱森森”一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竹笋的繁茂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千玳瑁簪”则通过典故,暗示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一旦人去楼空,曾经的繁华也将随之消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王禹偁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竹笋的生长和田文的典故,表达了人生无常和富贵如梦的主题,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看淡名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迸犀抽锦”比喻的是什么? A. 竹笋的生长 B. 犀牛角 C. 锦缎 D. 竹林的茂密
“田文死去宾朋散”中的“田文”指的是谁? A. 孟尝君 B. 平原君 C. 信陵君 D. 春申君
诗中“抛掷三千玳瑁簪”象征了什么? A. 富贵荣华 B. 竹笋的生长 C. 竹林的茂密 D. 人生的无常
答案: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