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4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48:01
题南平后园牡丹
作者: 齐己 〔唐代〕
暖披烟艳照西园,
翠幄朱栏护列仙。
玉帐笙歌留尽日,
瑶台伴侣待归天。
香多觉受风光剩,
红重知含雨露偏。
上客分明记开处,
明年开更胜今年。
这首诗描绘了南平后园的牡丹花在阳光下绽放的美丽景象。西园的牡丹花在轻烟和艳阳中显得格外娇艳,翠绿色的帐篷和红色的栏杆仿佛在保护这些花朵如同仙人般的美丽。整个白天,音乐与歌声不断,仿佛在为这美好的时光留下印记。瑶台上的伴侣们在等待归天时的安宁。花香在风中飘散,让人觉得余香仍在,红色的花朵似乎更能感受到雨露的滋润。那些品鉴花开的贵宾们,一定会清晰地记得花开的地方,明年牡丹再开时将更加绚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瑶台”与“列仙”都与古代神话传说有关,瑶台象征着仙境,仙人则是追求美好与长生的象征。这些意象在唐代诗歌中常见,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齐己,字惟白,号山人,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于公元837年。他以诗风清新、意境优美著称,并且擅长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齐己晚年,诗人因其生平的经历与对自然的热爱,常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表现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生活态度。
《题南平后园牡丹》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牡丹花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人际关系的珍视。开篇“暖披烟艳照西园”,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牡丹花在阳光下的娇艳,给人一种轻盈而温暖的感觉。接着“翠幄朱栏护列仙”,则通过绿色的帐篷和红色的栏杆,营造出一种美丽的环境,仿佛将花朵置于一个神秘的仙境之中。
在“玉帐笙歌留尽日”中,音乐与花的结合,似乎在暗示着生活的乐趣与美好。诗人通过“瑶台伴侣待归天”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伴侣在此不仅指朋友,也可以理解为对生活中所有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后半部分的“香多觉受风光剩,红重知含雨露偏”,更是将自然的香气与滋润的雨露体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最后的“上客分明记开处,明年开更胜今年”,传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生命的延续。
整首诗通过优雅的语言与丰富的意象,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哲理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列仙”将花朵比作仙人,赋予了花朵以生命的特质;“瑶台伴侣待归天”则用“伴侣”来形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牡丹花的美丽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暖披烟艳照西园”形容的是哪个场景?
A. 牡丹花在阳光下的美丽
B. 诗人的生活环境
C. 一场盛大的宴会
D. 诗人的思绪
“翠幄朱栏护列仙”中的“列仙”指的是?
A. 美丽的花朵
B. 诗人的朋友
C. 仙人
D. 诗人的理想
诗中提到的“瑶台”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华
B. 生命的归宿
C. 美好的理想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题南平后园牡丹》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