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苦热

《苦热》

时间: 2025-05-07 16:55:47

诗句

云势嶮于峰,金流断竹风。

万方应望雨,片景欲焚空。

毒害芙蓉死,烦蒸瀑布红。

恩多是团扇,出入画屏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5:47

原文展示

苦热
作者:齐己 〔唐代〕

云势嶮于峰,金流断竹风。
万方应望雨,片景欲焚空。
毒害芙蓉死,烦蒸瀑布红。
恩多是团扇,出入画屏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酷热的夏日景象。云层在高峰上重重叠叠,似乎被风吹得断断续续,阳光透过竹林,金色的光芒如流动的水一般。人们期待着雨水的降临,只见到一片焦灼的景象,仿佛天空要被烧尽。酷热的天气使得芙蓉花枯萎,瀑布的水流也变得红艳,仿佛被蒸发得过于烦躁。众多的恩惠似乎只化为手中的团扇,来回在画屏间出入。

注释

  • 云势嶮于峰:云形状复杂、险峻地聚集在高峰之上。
  • 金流断竹风:阳光透过竹林,金色的光影在竹子间流动,风吹过时如同断裂的流动。
  • 万方应望雨: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在期待着雨水的降临。
  • 片景欲焚空:目之所及的景象仿佛要被烈火焚烧,表示炎热。
  • 毒害芙蓉死:酷热使得芙蓉花枯萎死亡,表现出极端天气的影响。
  • 烦蒸瀑布红:因热蒸发,瀑布的水流也显得红艳,给人烦躁的感受。
  • 恩多是团扇:在酷热中,手中扇子成了唯一的慰藉。
  • 出入画屏中:形象地描绘了扇子在画屏前的使用,反映了诗人对清凉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唐代诗人,字维翰,号弘道,生于盛唐时期。他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闻名。齐己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苦热》是在炎热的夏季创作而成,反映了诗人在高温天气中的苦闷与无奈。盛夏的酷热让人心烦意乱,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传达了对清凉的向往和对自然气候变化的关注。

诗歌鉴赏

《苦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酷热夏季的压迫感。诗的开头用“云势嶮于峰”描绘了高耸的山峰与变化莫测的云,给人一种阴郁而压抑的感觉。接着,阳光透过竹林的“金流”则展现了光与影的变幻,给炎热的环境增添了一丝美丽的对比。

诗中“万方应望雨”一句,表现了人们对雨水的期待,反映出当时的干旱与焦虑。而“片景欲焚空”则将这种焦虑推向高潮,仿佛一切都在烈日下扭曲、干枯。接下来的“毒害芙蓉死”句,进一步加强了酷热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诗人通过芙蓉的枯萎,传达了对自然的无奈与悲哀。

最后两句“恩多是团扇,出入画屏中”,则是对炎热的温柔反抗,团扇成为了夏日的一剂解药,尽管微不足道,却是人们在酷热中唯一的安慰。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酷热的控诉和对清凉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势嶮于峰:描写高峰上的云,给人以压迫感。
  • 金流断竹风:阳光透过竹林,创造出动感与美感。
  • 万方应望雨:人们对降雨的期盼,表现出干旱的困境。
  • 片景欲焚空:强调酷热的影响,增加紧迫感。
  • 毒害芙蓉死: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反应。
  • 烦蒸瀑布红:用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天气的炎热。
  • 恩多是团扇:团扇象征了人们在酷热中寻求的慰藉。
  • 出入画屏中: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增添了生活的细腻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金流”比喻阳光的流动,增强了诗意。
  • 拟人:用“毒害”来形容自然现象,使其更具情感。
  • 对仗:全诗的结构和韵律使之具有和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酷热的控诉,表现了人在极端天气下的苦闷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变化与未知。
  • 金流:象征光明与希望。
  • 芙蓉:象征美丽与脆弱。
  • 团扇:象征清凉与慰藉。

这些意象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更在情感上引发共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流”是指什么?

    • A. 竹林间的水流
    • B. 阳光透过竹林
    • C. 黄金的流动
    • D. 风吹动的竹子
  2. “毒害芙蓉死”句中,芙蓉花的枯萎反映了什么?

    • A. 美丽的消逝
    • B. 酷热的影响
    • C. 自然的规律
    • D. 生活的无奈
  3. 诗中提到的“团扇”象征了什么?

    • A. 美丽的装饰
    • B. 夏日的清凉
    • C. 人们的期待
    •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其主题更倾向于壮阔与豪情,而齐己的《苦热》则专注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苦闷,二者在视角和情感基调上有着显著的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介绍与作品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越中山水 终南山下作 峡哀 感怀 其四 答昼上人止谗作 吊比干墓 送清远上人归楚山旧寺(一作国清上人游苏、送溪上人) 溧阳秋霁 感怀 其五 塘下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塞的成语 同声异俗 画眉举案 接线员 灰身泯智 捐监 豕字旁的字 发植穿冠 而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元龙豪气 治乱扶危 雨夹雪 睚眦之恨 尢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