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5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3:54
如组。如舞。卑枝伏蠖。高枝蹲虎。夕阳楚楚。画出影儿相赌。笔力空今古。公孙剑舞张颠墨,堪相匹。千载成三绝。烟如萦。云如迎。一更钟定野魈鸣。
这首诗描绘了松树的形态与气势,恰似一组优雅的舞蹈,低垂的枝条像是伏着的虫子,而高耸的枝条像是潜伏的老虎。夕阳下松树的轮廓清晰可见,仿佛在与影子进行着无声的较量。笔力在古今之间游刃有余,公孙大娘的剑舞如同张颠的书法,二者可谓相得益彰。千百年来,这里凝聚了无数的绝美风景。烟雾缭绕,云彩迎面而来,夜深时钟声响起,野外传来了鬼怪的鸣叫。
作者介绍:黄永,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摹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永游历某处时,因对松树的独特气质产生了灵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河传 报国寺松》是一首描绘松树形态与气势的诗,通过生动的比喻与意象,展现出松树的顽强与优雅。诗中提到的“卑枝伏蠖”与“高枝蹲虎”,生动地体现了松树的不同气质,低矮的枝条如同伏卧的小虫,而高大的枝条则像潜伏的猛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松树的形态美,更象征着坚韧与灵动的结合。
夕阳的描绘使得整幅画面更加柔和,影子与光线的交错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增强了诗的动感。诗中提及的公孙大娘与张颠,则将松树与人文艺术相结合,寓意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松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体现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哲理思考。尤其在“千载成三绝”一句中,诗人强调了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在提醒我们珍视自然与文化遗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以松树为核心,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文化的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卑枝伏蠖”形容的是何种意象?
“公孙剑舞”指的是哪个领域的艺术?
诗的主题主要体现了对什么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