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时间: 2025-05-02 14:16:52

诗句

从人索莲花,手持双白羽。

莲花不可见,莲子心独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6:52

诗词名称: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从人索莲花,手持双白羽。莲花不可见,莲子心独苦。

白话文翻译:

有人请求我采莲花,手中却拿着两根白色的羽毛。然而莲花却无处可寻,只有莲子的心是孤独而苦涩的。

注释:

  • 从人:请求、索取的人。
  • :请求、要求。
  • 莲花:指的是水中生长的花朵,象征美好与纯洁。
  • 双白羽:形容轻盈的羽毛,可能暗示某种轻松或优雅的状态。
  • 莲子心:指莲子的内心,象征深藏的苦楚。

典故解析:

该诗并没有直接引用著名典故,但“莲花”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清白、纯洁和美好,而“莲子”则带有苦涩的隐喻,体现了表面美好下的内心苦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抗金将领,其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 创作背景: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侵扰,民众苦难深重。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莲花”与“莲子”为核心意象,传达了辛弃疾内心的孤独与苦痛。表面上,莲花象征着美好的愿望与追求,而不可见的莲花则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手握的双白羽,可能象征着追求自由与美好生活的渴望,但现实的苦涩却让人感到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希望与失落、追求与无奈之间的张力,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从人索莲花”:表达了他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手持双白羽”:暗示着轻盈、优雅的希望与追求。
    • “莲花不可见”:理想的遥不可及,形成强烈的对比。
    • “莲子心独苦”: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苦涩,表面美好下的苦楚。
  • 修辞手法

    • 对比:莲花的美好与莲子的苦涩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莲花象征理想,莲子象征现实的苦楚。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辛弃疾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莲花:象征着理想、纯洁与美好。
  • 莲子心:象征内心的孤独与苦涩,隐喻现实的无奈。
  • 双白羽:象征追求与渴望,可能暗示轻松与自由。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莲花”象征什么?

      • A. 理想与美好
      • B. 现实与苦涩
      • C. 友情与爱情
    2. 诗句“莲子心独苦”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与幸福
      • B. 孤独与无奈
      • C. 忧愁与希望
    3. 诗人用什么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A. 白羽
      • B. 莲花
      • C. 莲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诗词对比: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关注国事与个人命运,后者则侧重于情感与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素梅 十七 素梅 十三 素梅 十一 素梅 其十 素梅 其九 素梅 其六 素梅 其五 素梅 其二 素梅 其一 有感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虽死犹荣 杞梓之才 消澌 毋字旁的字 淋淋漓漓 磨墨吮毫 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区区之众 辛字旁的字 包含簦的词语有哪些 无怠之声 犬字旁的字 首开头的成语 齐字旁的字 负子 青字旁的字 鹰腾 孀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