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7:28
今夜初生月,客中仍独看。
遥怜吾老幼,未解脱饥寒。
破壁箪瓢垒,疏梅霜雪团。
再思先子训,默默泪阑干。
今晚的月亮刚刚升起,我在外地独自欣赏。
遥远地关心我的父母和孩子,他们仍然在饥寒交迫中挣扎。
我用破旧的墙壁和竹筐搭建起简单的住所,疏落的梅树在霜雪中显得格外清冷。
再想起先辈的教诲,不禁默默流下泪水,浸湿了窗前的栏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字季凌,号白蕉,浙江湖州人。王冕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十二月三日对月》写于元代,诗人身在他乡,借助明月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生活困境的深切感悟。这一时期,元代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诗人在此背景下更加感受到家庭和亲情的重要。
《十二月三日对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外地独自对月,心中涌动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生活困境的感慨。诗的开头描绘了初升的明月,给人以宁静的意象,然而随之而来的“客中仍独看”则显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将思绪转向家中老幼,表达了对他们艰难生活的深切关怀,揭示了家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破壁箪瓢垒,疏梅霜雪团”两句,通过对艰苦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困境的直面与接受。这里的“破壁”和“箪瓢”象征着简陋的生活,而“疏梅霜雪团”则传达了孤寂与冷清的意境,增强了诗中对比的情感。
最后两句“再思先子训,默默泪阑干”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回忆起先辈的教诲,心中涌起的感动和无奈,最终化为默默的泪水,流淌在栏杆上。这种情感的流露让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思乡情怀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乡愁和对亲情的珍视。在外客的孤独与无奈中,诗人通过明月寄托了对家人的关爱和对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内心世界和对家人的深切关怀。
诗词测试:
诗人王冕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破壁箪瓢”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再思先子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