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2:58
白花原头望京师,
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
马首东来知是谁。
在白花盛开的原野上眺望京城,
黄河的水流淌着,似乎没有尽头。
在这荒凉的秋天,远方的行人已无踪影,
马头朝东而来,我知道他是谁。
诗中提到的“黄河”不仅是地理象征,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穷秋”则可以引申为对人生尽头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思乡之情。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白,号景山,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多描绘边疆生活,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旅望》创作于王昌龄在塞外旅行期间,诗人身处异地,思念故土,表达了对家乡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体现了边塞诗的特点,通过自然景象折射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旅望》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边塞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浓厚的乡愁和对故乡的热爱。开头两句以“白花原头”与“黄河水流”相结合,描绘出一幅美丽而又略显凄凉的秋日景象。白花象征着清冷与孤独,而黄河则代表了亘古的时间,流淌不息,仿佛无尽的思念。接下来的“穷秋旷野行人绝”,则突显了行人寥寥,荒野中弥漫着一种沉寂的气氛,正是这种孤独感加深了对于故乡的思念。最后一句“马首东来知是谁”则巧妙地转入对归人的期待,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深情厚谊。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归来的期待,展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诗中“白花原头”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黄河水流无尽时”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人的马头朝哪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