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胡大

《送胡大》

时间: 2025-04-26 13:51:52

诗句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1:52

诗词名称: 送胡大

作者: 王昌龄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白话文翻译:

我在荆门这地方,实在无法忍受离别,更何况此时正是潇湘的秋天。
你在何处遥望我呢?我站在江边的明月楼上。

注释:

  • 荆门:指荆门山,位于今湖北省,是古代楚国的名胜,寓意离别之苦。
  • 潇湘:指湘江流域,古时常用来形容秋天的寂寥。
  • 何处:意为“在哪里”。
  • 遥望:远远地看着。
  • :指朋友或亲人,这里是指胡大。
  • 江边明月楼:意为在江边的一座楼上,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耀。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潇湘”常与楚地的秋天相联系,寓意着离别时的伤感和悲凉。诗中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白,号子云,唐朝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内容多涉及离别、思乡、边塞风光等,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昌龄与好友胡大分别之际,正值秋天,情感更加深沉,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离别的无奈。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前两句“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直接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尤其是在秋天这个萧瑟的季节,更加增添了忧伤的氛围。后两句“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则描绘了诗人站在江边的情景,明月照耀下,思念之情愈发浓烈。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而深沉。王昌龄的诗在细腻的情感中,透出一种豪放的气概,让人在阅读时不仅感受到离别的苦楚,还能体会到友谊的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荆门不堪别:在荆门这个地方,离别让人难以忍受。
  2. 况乃潇湘秋:更何况现在正是潇湘的秋天,气候凄凉,离别的情绪更加强烈。
  3. 何处遥望君:在何处可以遥望你(胡大)呢?
  4. 江边明月楼:我站在江边的楼上,明月照耀着,心中满是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第二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明月”和“江边”这些意象,传达思念和孤独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惋惜和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情感波动,以自然景物的描绘映衬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意象分析:

  • 荆门:象征着离别的地点,暗示着离愁别绪。
  • 潇湘秋:象征着凄凉的季节,增强了诗中的悲伤气氛。
  • 明月:象征着思念和友谊,月光下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荆门不堪别”中“荆门”指什么地方?

    • A. 一处山脉
    • B. 一条河流
    • C. 一座城市
    • D. 一座名胜
  2. 诗中提到的“潇湘”主要代表什么?

    • A. 夏季
    • B. 秋天
    • C. 冬天
    • D. 春天
  3. 诗人站在什么地方遥望朋友?

    • A. 山顶
    • B. 海边
    • C. 江边明月楼
    • D. 花园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送友人》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昌龄 vs. 李白:王昌龄的《送胡大》注重于离别的情感,而李白的《送友人》则在离别中体现了豪放的气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选》
  • 《唐诗简析》

相关查询

望江南 其六 望江南 其二 秋景 望江南 望江南 其十二 红桥春游词 望江南 其四 望江南 其四 题嘉定章小琴女史《拜月图》 望江南十三首 其十三 旅窗杂忆 望江南 望江南 登烟台山 望江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玲珑小巧 附炎趋热 巴山越岭 绵里藏针 谢吊 力字旁的字 笔舌 包含埴的词语有哪些 上诉不加刑 卡伦 包含仁的成语 风行一世 云龙井蛙 殳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山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