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

《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

时间: 2025-04-30 05:18:53

诗句

西京蜀都望,渊云暨相如。

节谊知不足,文章焉取余。

凛然见风采,吾非斯人徒。

峨峨眉山阳,不但闻三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8:53

原文展示:

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
——韩元吉〔宋代〕

白话文翻译:

在西京和蜀都的遥望中,渊云和相如的名声依然流传。节义之情虽知不足,但文章才华又从何谈起?我在此凛然见风采,岂是此人所能比拟?峨峨的眉山之阳,不仅仅是听闻三苏的名声。

注释:

  • 渊云:指的是渊明,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 相如:指的是司马相如,汉代著名辞章家。
  • 节谊:指的是节义,强调道义与义气。
  • 峨峨:形容高耸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山川的雄伟。

典故解析:

  • 三苏:指的是苏轼、苏辙和苏洵三位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 眉山:指的是四川的眉山,是三苏的故乡,代表着文学的丰厚底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以其高远的志向和卓越的才华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反映对自然和人文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送别杜少柳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文学的深厚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之间的交谊和诗歌的交流尤为重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西京与蜀都的风光,引入对历史名人的追忆,展现了作者对杜少柳的欣赏与期望。诗中“凛然见风采,吾非斯人徒”一句,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美,同时又透出一丝自谦,显示出诗人对自身与友人之间差距的自觉。此外,结尾提到的“峨峨眉山阳”,不仅是对地理环境的描绘,更是对三苏文化的传承与对文学精神的向往。整体上,诗歌不仅是送别之作,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重视。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气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京蜀都望:描绘了作者所处的地理位置,表达对西京与蜀都的遥望。
  • 渊云暨相如:提及了历史上的两位大文人,强调其文学成就。
  • 节谊知不足:自谦,承认自己在节义方面的不足。
  • 文章焉取余:质疑自己的文学水平,表示对友人才能的钦佩。
  • 凛然见风采:表现出对杜少柳的敬仰和欣赏。
  • 吾非斯人徒:强调自己不是仅仅仰望的人,暗示有志于追求。
  • 峨峨眉山阳: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文化传承。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西京蜀都”,体现了古诗的对称美。
  • 比喻:通过名山与人材的比喻,强调文学的崇高。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友人杜少柳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学精神的敬仰,表现了文人之间的相互激励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京:象征着文人之乡,代表着文化的发源地。
  • 蜀都:象征着山水人文,寄托对友谊的向往。
  • 眉山:不仅是地理标志,更是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三苏的精神遗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京”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长安
    • C. 洛阳
    • D. 成都
  2. “凛然见风采”中“凛然”的意思是:

    • A. 温柔
    • B. 威严
    • C. 恬静
    • D. 忧伤

答案:

  1. B. 长安
  2. B. 威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韩元吉与苏轼的诗风,前者偏向于对友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后者则更为豪放,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出更为磅礴的气势。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园中示客 谢谭南恩寄六目 再次前韵 岁乙丑余年四十有九矣因诵太白四十九年非一 地僻 南华道中诗 三月旦行园 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时年五十予以正月二日游曹源庵年五十有二矣慨然书示同行 次韵傅丈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钳 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夺其谈经 误打误撞 错峰 马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包含石的词语有哪些 横加干涉 至字旁的字 萌生 闲花 狐狸精 包含雌的词语有哪些 一洞之网 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古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