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5:59
青琐金鸾迹未容,
寘公犹在昔贤中。
著书定已追迂叟,
得郡何妨号醉翁。
丰乐桥边鱼动镜,
清流关下马嘶风。
独怜湛辈犹奔走,
不得登临一笑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徐滁州的怀念和对过去的追忆。诗中提到青琐金鸾的踪迹仍未消逝,徐滁州的形象与古贤并存。诗人自信自己将来会追随古人,虽身在官职之中,但仍可称号“醉翁”。在丰乐桥旁,水面上鱼影摇曳,清澈的溪水中马儿嘶鸣。诗人对那些忙于奔走的人们深感怜惜,他们却无法共享这一份悠闲的欢愉。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曾任官职,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这首诗写于诗人对徐滁州之游的回忆,表达了对古人陶渊明的追慕之情,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思考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展现了韩元吉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向往。在宋代,士人多在仕途与隐居之间徘徊,诗中通过对丰乐桥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反衬出忙碌生活的无奈与对闲适生活的渴望。诗人以“醉翁”自称,显示了对陶渊明的认同,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如“鱼动镜”和“马嘶风”,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往的追忆,更是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怀念陶渊明,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忙人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中提到的“醉翁”指的是哪位古人?
“丰乐桥边鱼动镜”中的“鱼动镜”比喻了什么?
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韩元吉的诗与陶渊明的作品相比,前者更关注对现实的反思,而后者则更多表现自然的宁静与自我归隐的理想。两者都强调了自然的美好,但表达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