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4:22
原文展示
余荫长留,话门能立雪,赋欲陵云。
最怜绿阴满地,长日辛勤。
薪传此木,好文章莫笑头巾。
饶几辈良朋耐久,酒阑来共论文。
记取当年佔毕,算奇材相许,若个如君。
雕零后堂女乐,回首频频。
康成慧业,堕天花万卷缤纷。
谁写出髫年旧事,一灯有味黄昏。
白话文翻译
长久以来我享受着树荫,门前的雪能让人驻足,赋诗的愿望仿佛要直冲云霄。
我最怜惜那满地的绿阴,长日里辛勤劳作。
薪火相传的这棵树,好的文章不应嘲笑头巾。
即使交往几代良朋,可耐久之情,酒席结束时仍能畅谈论文。
记得当年我们占有的奇材,能相许的只有你这样的人。
雕刻精美的后堂乐器,回首过去频频眷恋。
康成的智慧和事业,如同天花乱坠,书卷纷纷。
谁能写出我童年往事,黄昏时分,一盏灯下,滋味悠长。
注释
- 余荫:指树木的阴影。
- 话门能立雪:形容门前的景象,能让人长久停留。
- 赋欲陵云:赋诗的心愿仿佛要直达云霄。
- 长日辛勤:指长时间的辛勤劳作。
- 薪传此木:传承的象征。
- 头巾:古代文人常以头巾为标志,代表士人的身份。
- 酒阑:酒席结束。
- 康成慧业:指唐代的著名学者康有为及其学业成就。
- 堕天花万卷缤纷:形容书籍散落如天上的花瓣,形态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葆光,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博览群书,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学业、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书香气息浓重的环境中,作者在读书时产生的感慨,表现出对良友的珍惜及对学问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绿荫下读书的场景,融入了作者对友谊和学问的思考。诗中“余荫长留”可以看作是对知识的追求与精神的栖息,树荫象征着庇护和宁静,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接下来,作者提及“赋欲陵云”,表达了对诗词创作的高远追求,像是要冲向云端。
“最怜绿阴满地,长日辛勤”表现了作者对努力学习的赞美,暗示了求知的艰辛与乐趣。接着提到的“薪传此木”,暗示着知识的传承,强调了文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酒阑来共论文”来描绘与友人畅谈学问的愉悦,展示了交友的重要性。最后几句则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对学业的追求,以及对年少时光的珍惜,给人一种深远而感慨的余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余荫长留:树荫的庇护长久存在,象征着知识的积累。
- 话门能立雪:门前的景象能让人驻足,暗示思考的深邃。
- 赋欲陵云:渴望创作的心情如同想要飞向云端。
- 最怜绿阴满地:对自然环境的喜爱,突出读书环境的优美。
- 长日辛勤:强调学习过程的艰辛与不易。
- 薪传此木:传承知识的责任感。
- 好文章莫笑头巾:好的文章不应被表面的身份所轻视。
- 饶几辈良朋耐久:珍视与朋友间的长久情谊。
- 酒阑来共论文:在酒席结束时畅谈学问的乐趣。
- 记取当年佔毕:回忆往昔的情景与珍贵的友谊。
- 算奇材相许,若个如君:对朋友的赞美,强调其难得。
- 雕零后堂女乐:对美好景象的回忆。
- 回首频频: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 康成慧业:提到历史名人的成就,激励自己。
- 堕天花万卷缤纷:书籍的丰富与美丽。
- 谁写出髫年旧事:对童年往事的追忆。
- 一灯有味黄昏:黄昏时分,灯下的静谧与深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花万卷”比喻书籍的丰富。
- 对仗:如“酒阑来共论文”与“记取当年佔毕”形成对比。
- 拟人:通过“余荫长留”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绿阴:象征知识与静谧,代表读书环境。
- 酒阑:代表友谊与学术的交流。
- 灯:象征智慧与思考的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余荫”指什么?
- A. 树木的阴影
- B. 书本的光辉
- C. 友谊的深厚
- D. 生活的乐趣
-
“赋欲陵云”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 A. 感慨
- B. 渴望创作
- C. 怀念往昔
- D. 对友人的赞美
-
“酒阑来共论文”中“酒阑”的意思是?
- A. 酒席结束
- B. 酒席开始
- C. 酒的味道
- D. 酒的种类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 《登高》:杜甫的名作,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本诗在对往昔的怀念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李白侧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而杨葆光则通过环境描绘深化情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