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1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0:06
原文展示:
结庐稍近樵牧,岂亦甘心陆沈。自古明时难遇,未家长往山林。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靠近樵夫和牧民的地方搭建小屋,难道也甘心沉沦于陆地。自古以来,在政治清明的时代难以遇到,不会长期隐居在山林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关注。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但又不愿意完全放弃社会责任,选择在山林边缘隐居,同时保持对时局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矛盾心理。首句“结庐稍近樵牧”描绘了作者选择在山林边缘隐居的生活状态,而“岂亦甘心陆沈”则透露出作者并不完全满足于隐居生活,内心仍有不甘。后两句“自古明时难遇,未家长往山林”则进一步表明,尽管隐居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但作者并不认为长期隐居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映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矛盾心理,既向往隐逸生活,又不甘心完全放弃社会责任,体现了对个人命运和时局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结庐稍近樵牧”中的“结庐”指的是什么? A. 搭建小屋 B. 结交朋友 C. 种植树木 D. 狩猎采集 答案:A
诗中“岂亦甘心陆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态? A. 完全满足于隐居生活 B. 不甘心沉沦 C. 对时局失望 D. 愿意长期隐居 答案:B
诗中“自古明时难遇”反映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个人命运 B. 社会时局 C. 隐居生活 D. 自然环境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