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闷题

《闷题》

时间: 2025-05-03 21:36:34

诗句

莫厌九衢尘土间,秋晴满眼是南山。

僧家未必全无事,道著访僧心且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6:34

原文展示:

莫厌九衢尘土间,秋晴满眼是南山。
僧家未必全无事,道著访僧心且闲。

白话文翻译:

不要厌烦于繁华的城市尘土之中,
在秋天晴朗的日子里,眼前尽是南山的美景。
僧人的生活未必完全没有事情可做,
但我此刻心情闲适,便想去拜访僧人。

注释:

  • 莫厌:不要厌烦。
  • 九衢:指大城市,古时街道多称为“衢”,九衢即指众多的街道。
  • 尘土间:尘土之处,形容繁华的城市环境。
  • 南山:南面的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僧家:僧人的家。
  • 道著:询问,拜访。
  • 心且闲:此时心情悠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唐代诗人,字少游,号阮亭,生于晚唐,因其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脱俗,颇具个性。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闷题》创作于郑谷生活的时代,正值唐朝中后期,社会风气逐渐趋向繁华与浮华,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内心向往自然的宁静与闲适。

诗歌鉴赏:

《闷题》通过对城市生活与自然景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尘世的排斥。开篇的“莫厌九衢尘土间”,直接表明诗人的心态,他希望人们不要厌倦于城市的喧嚣,反而要在繁华中寻找宁静的心境。紧接着描绘的“秋晴满眼是南山”,则展现了秋日晴朗的美丽景色,南山的清秀与城市的尘土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两句“僧家未必全无事,道著访僧心且闲”,则是诗人对僧人生活的思考。虽然僧人表面上看似无事,但实际上也有自己的修行与生活。在这样的思想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城市喧嚣中的闲适状态,愿意去探访僧人,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安宁。

整首诗以清丽的语言、恬淡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仍需保持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厌九衢尘土间:诗人劝诫自己和他人,不要厌倦于繁华市井的尘土之中,暗示即使环境喧嚣,也需保持一颗平常心。
  • 秋晴满眼是南山:秋天的晴朗天气使得南山的美景尽显眼前,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钟情。
  • 僧家未必全无事:虽说僧人生活清淡,但也有自己的事务,反映了生活的多样性。
  • 道著访僧心且闲:诗人心中悠闲,渴望去拜访僧人,体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尘土间”与“南山”,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诗的表现力。
  • 比喻:将城市的喧嚣比作尘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繁华生活的厌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向往,表达了在繁华与喧嚣中寻求心灵归宿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尘土:象征繁华、喧嚣的城市生活。
  • 南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自然美。
  • 僧人:象征修行与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衢”指的是什么? A. 大城市
    B. 农村
    C. 山林
    D. 江河

  2. 诗人希望人们如何看待城市生活? A. 逃避
    B. 厌倦
    C. 保持平常心
    D. 享受

  3. 诗中提到的“南山”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宁静
    C. 争斗
    D. 忧愁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比较郑谷与王维的作品,郑谷的《闷题》更关注城市与自然的对比,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更强调自然环境中的孤独与宁静。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苦雨谣 地震谣 十月六日,席上与同座客陆宅之、夏士文及主 主之约诗,用宇文韵 与姜羽仪诗 至正庚子重阳后五日,再饮谢履斋光漾亭,履 感时一首 八月五日,偕钱唐王现、海昌李勋、大梁滑人 答倪生德中来韵 送谢太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繁华胜地 买臣覆水 红桥 办造 竖心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包含靴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过养 侍儿 不悱不发 风雨如晦 閠字旁的字 包含豪的成语 神鱼 咎有应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