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6:30
赠下第举公
作者: 郑谷 〔唐代〕
见君失意我惆怅,
记得当年落第情。
出去无憀归又闷,
花南慢打讲钟声。
见到你失意,我心中感到惆怅,
想起当年我落第时的情景。
出门时没有遗憾,回家时又觉得烦闷,
花南的钟声敲得缓慢而沉重。
“落第”是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一种状态,表示考生未能通过考试,未能获得进入更高一级的资格。古代文人常常以考试为荣,落第被视为一种耻辱,因此在古诗中常常引发对落榜之苦的感慨。
作者介绍:郑谷,字梦周,号入云,唐代诗人,生于晚唐,擅长五言绝句及律诗,作品情感细腻,常以个人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郑谷与一位失意的朋友之间,朋友因科举失利而心情低落,诗人对此感同身受,因此表达出他对朋友的惋惜与对自身经历的回忆。
《赠下第举公》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诗作,诗中流露出对朋友落第的惋惜之情。开篇“见君失意我惆怅”点明了主题,诗人通过朋友的失意,唤起自己往日落第的痛苦回忆,这种情感的交融让人感受到友谊的温暖与陪伴。接下来的句子,诗人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心态,“出去无憀”表现了对外界的无所谓,而“归又闷”则反映了内心的烦闷与失落。最后一句关于“花南慢打讲钟声”,以钟声引入自然的意象,既有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活的无奈,整体结构紧凑,情感深邃,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共鸣,反映了古代士人对科举的重视与对人生浮沉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见君失意我惆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忧愁
c) 愤怒
“落第”一词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考试未通过
b) 生活失意
c) 事业成功
诗中的“花南”主要象征:
a) 友谊
b) 时间
c) 自然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郑谷的《赠下第举公》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前者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更强调友人之间的送别情谊。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的重视,但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