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十二时(秋夜)

《十二时(秋夜)》

时间: 2025-05-02 12:30:08

诗句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

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着孜孜地。

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0:08

原文展示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着孜孜地。
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的晴空下,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明月,清风穿透着如洗的月光。我感到翠色的帐子里逐渐生起了秋思,天气也渐渐变得微寒。落叶敲打着窗户,西风驱散着庭院的宁静,让我无法安睡,只好起身。更漏时滴水声如泣,忧愁在心中泛滥,所有的情感都因离愁而涌现。天怎么会知道当时那一句话的重负,让我十分牵挂。夜长如岁,分明在枕边,目不转睛地凝视着。烛光暗淡,酒醒过来,才发现原来又是在梦中。醒来后披衣独坐,心中有万种情感难以释怀。如何才能再见她,重温那云雨之欢,再整理那遗留的香被。恳请上天发愿,从今往后永不相弃。

注释

  • 晚晴初:傍晚时分的晴天。
  • 淡烟笼月:轻烟笼罩着明月,形容景色朦胧。
  • 蟾光如洗:月光如水,清澈明亮。
  • 翠帐:青色的帐子,寓意着宁静的环境。
  • 西风满院:西风吹满庭院,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更漏:指时钟滴水声,寓意时间的流逝与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少逸,宋代著名词人,以其词风婉约、细腻著称。他的词作品大多偏向于抒情,常常描写离愁别绪、爱情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夜,正值晚秋时节,正是思念之情最为浓烈的时候。秋夜的凉意与落叶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也引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逝去爱情的深思。

诗歌鉴赏

《十二时(秋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秋夜中独自思念的情景。诗的开头以“晚晴初,淡烟笼月”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风透蟾光如洗”的描写,表现出月光的清晰,进一步引导读者进入诗人内心的思绪。随着秋意的渐浓,诗人感受到“微寒天气”,这不仅是对外界环境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暗示,体现了秋夜的凄清与孤独。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中,落叶的声音与西风的呼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增强了诗的哀伤感。接下来的“更漏咽滴破忧心”,更是通过滴水声传达出内心的焦虑与忧愁。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自然景象中,用细腻的笔触展现出对离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一种孤独、无奈与渴望的复杂情绪。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独坐于烛光下,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反映出一种对爱情的执着与不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晚晴初:傍晚的晴天,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淡烟笼月:轻烟笼罩,意象模糊,象征思念的朦胧。
    • 风透蟾光如洗:清风透过明月,象征着心灵的清澈。
    • 觉翠帐凉生秋思:感受到帐子里的凉意,唤起秋天的思绪。
    • 败叶敲窗:落叶的声音,象征着孤独。
    • 更漏咽滴破忧心:滴水声如泣,表现出内心的忧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蟾光如洗”,通过比喻形象化月光的清亮。
    • 拟人:如“更漏咽滴”,将滴水声赋予情感,增强了情境的渲染。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音乐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离人的思念与对秋夜孤独感的表达,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孤独,常常在古诗词中用来表达远方的情感。
  • 秋夜:代表着凋零与离别,唤起人们对过去的追忆。
  • 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增强了悲伤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风满院”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温暖的春风
    B. 凄凉的秋风
    C. 寒冷的冬风

  2. 诗中“更漏咽滴”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平静

  3. 诗人希望与离人重聚的情绪表达在诗的哪一句中? A. 睡觉来披衣独坐
    B.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
    C. 烛暗时酒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对秋天的描写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柳永与李清照的词风对比:柳永多抒情细腻、婉约,李清照则多表现出女性的柔情与坚韧。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深刻地描绘了对爱情的思念与追忆。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南 其三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题病树佳住楼词意图 望江南 其五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 其四 望江南·临异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比字旁的字 民不畏威 辵字旁的字 只争旦夕 至结尾的成语 饮鸩解渴 刀字旁的字 海况 包含荃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上灶 玉梢 包含偻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患的成语 到处碰壁 人怯马弱,不习之过 泼冷水 金字旁的字 头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