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1:41
伤春怀归
作者:独孤及 〔唐代〕
谁谓乡可望,望在天地涯。
但有时命同,万里共岁华。
昨夜南山雨,殷雷坼萌芽。
源桃不余欺,先发秦人家。
寂寂户外掩,迟迟春日斜。
源桃默无言,秦人独长嗟。
不惜中肠苦,但言会合赊。
思归吾谁诉,笑向南枝花。
全诗翻译:
谁说思乡的情感是可以满足的呢?那种思念在遥远的天地尽头。只要命运能够相同,哪怕相隔万里,我们依旧共享岁月的荣华。昨夜南山下的雨声,伴随着雷鸣,催生了嫩芽。桃树的花蕾并不曾欺骗,早早地绽放在秦人的家中。户外静悄悄地被掩盖,春日的阳光慢慢倾斜。桃树默默无语,独有秦人长叹不已。即便心中感到痛苦,也只是说相聚的时光遥遥无期。思乡之情我该向谁倾诉呢?只能对着南枝的花儿微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独孤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而知名。其诗风常带有忧伤和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诗人因时节变换而引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漂泊的心境。
《伤春怀归》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以疑问句引入,表达了对乡愁的渴望,却又指出这种渴望在广袤的天地间是多么渺小。接着,诗人用“昨夜南山雨”来引入自然景象,揭示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但同时也与思乡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诗中以“源桃”象征春天的到来,暗示着故乡的生机与美好,然而“秦人独长嗟”则表达了身处异地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非常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离愁的苦涩。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自问“思归吾谁诉”,在无奈中流露出一丝对生活的调侃,展现了对生命的反思与哲理的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苦涩的感悟,抒发了身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源桃”象征什么?
A. 离愁
B. 春天的美好
C. 故乡的回忆
D. 人生的无常
诗的最后一句“笑向南枝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失落
C. 无奈与调侃
D. 喜悦
“昨夜南山雨”中的“南山”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A. 表达孤独
B. 代表故乡
C. 增加自然意象
D.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