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5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59:13
雨罢山翠鲜,泠泠东风好。
断崖云生处,是向峰顶道。
谁谓峰顶远,跂予可瞻讨。
忘缘祛天机,脱屣恨不早。
只恐岁云暮,遂与空名老。
心往迹未并,惭愧山上草。
雨后山色更加鲜艳,清凉的东风吹来,正是个好时光。
在悬崖之上,云雾升腾的地方,正是通往山顶的路。
谁说山顶遥不可及,我可以踮起脚尖去眺望。
我忘却了世俗的纷扰,悔恨自己为何不早些出发。
只怕岁月匆匆,最终与虚名一同老去。
心向往的地方与实际所到之处并不相同,仿佛愧对山间的草木。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中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矛盾。
独孤及,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山水田园诗见称,意境清新,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诗人出游途中,正值雨后,山中风景宜人,诗人思绪万千,借景抒怀,表达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诗作,诗人在雨后的山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美丽,东风送爽,使人心旷神怡。诗的开篇通过“雨罢山翠鲜”描绘出雨后山色的清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诗人抬头望向远方的庐山,感受到那种遥远的吸引力,心中充满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的感慨逐渐流露,尤其是对“岁云暮”的忧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人们在追求理想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诗的结尾“心往迹未并,惭愧山上草”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自身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反思,使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表象下,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哲理。
整首诗歌围绕追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开,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最终形成了一种深刻的自我反省与哲学思考,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雨罢山翠鲜”意思是:
A. 雨后山色鲜明
B. 雨天山色黯淡
C. 山顶有雨
D. 山色与雨无关
“心往迹未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现实的满足
C. 对他人的羡慕
D.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