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

时间: 2025-04-26 14:56:14

诗句

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

沙头牧马孤雁飞,

汉军游骑貂锦衣。

云中征戍三千里,今日征行何岁归。

无定河边数株柳,共送行人一杯酒。

胡儿起作和蕃歌,

齐唱呜呜尽垂手。

心知旧国西州远,西向胡天望乡久。

回头忽作异方声,一声回尽征人首。

蕃音虏曲一难分,

似说边情向塞云。

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堪断魂。

不见天边青作冢,古来愁杀汉昭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14

原文展示: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

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
沙头牧马孤雁飞,汉军游骑貂锦衣。
云中征戍三千里,今日征行何岁归。
无定河边数株柳,共送行人一杯酒。
胡儿起作和蕃歌,齐唱呜呜尽垂手。
心知旧国西州远,西向胡天望乡久。
回头忽作异方声,一声回尽征人首。
蕃音虏曲一难分,似说边情向塞云。
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堪断魂。
不见天边青作冢,古来愁杀汉昭君。

白话文翻译:

在六州的胡人说着胡语,十岁的小孩骑着羊捕捉沙鼠。
在沙洲上,孤雁飞翔,汉军的骑兵身着貂皮锦衣。
云中戍守的士兵相隔三千里,今天出征,何时才能归来呢?
在无定河边,几株柳树,和你一起送行人一杯酒。
胡儿开始唱起胡歌,齐声唱到尽兴,手垂下去。
我心里知道,故乡在西州,望着西方的胡天,思念已久。
回头时,忽然听到异方的声音,一声回响,征人低下了头。
胡人的歌声与虏曲难以分开,似乎诉说着边疆的情怀,向着塞外的云朵。
故国的关山路途无尽,风沙满眼,令人心碎。
看不见天边青色的坟冢,自古以来就让汉朝的昭君愁苦不已。

注释:

  • 六州胡儿:指居住在六个州的胡人孩子。
  • 逐沙鼠:捕捉沙鼠,表现出孩子们的生活场景。
  • 孤雁:指孤独的野雁,象征着离散和孤独。
  • 云中征戍:形容远离故乡的戍边士兵。
  • 无定河:地名,象征流动与变幻。
  • 蕃歌:胡人的歌曲,暗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昭君:指王嫱,即王昭君,汉代著名的美女,因出塞和亲而被后人传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是唐代著名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作多以边塞题材为主,表现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边塞,表现了征人离家出征的情感,以及胡人文化的影响,反映了唐代的民族关系和边疆生活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李益的《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是一首以送别为主题的边塞诗,通过描绘胡人的生活与汉人的征行,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争的感慨。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细腻观察。

在开头部分,诗人通过描写六州胡儿的生活,展现了边疆人民的生动场景,体现了他们的质朴与乐观。接着,诗人转向汉军的征行,表达出对远征士兵的关心与忧虑,诗中“今日征行何岁归”一句,更是直击人心,抒发了对征人命运的关切。

在送别的场景中,酒与歌声成为了相聚与离别的象征,胡儿的歌声不仅是对远行者的祝福,也暗示了文化的交融。诗的末尾,诗人以“故国关山无限路”收尾,展现了对于故乡的无尽思念与对战争的无奈。

李益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使整首诗充满了时代的厚重感,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六州胡儿六蕃语:描绘胡儿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生活的情景。
  2. 十岁骑羊逐沙鼠:展现胡儿的童年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 沙头牧马孤雁飞:用孤雁隐喻离乡的孤独感。
  4. 汉军游骑貂锦衣:描绘汉军的威武与豪华,形成对比。
  5. 云中征戍三千里:反映远离故乡的戍边士兵的艰辛。
  6. 今日征行何岁归:表达对征人归期的无尽忧虑。
  7. 无定河边数株柳:柳树象征送别的情境。
  8. 共送行人一杯酒:酒作为送别的象征。
  9. 胡儿起作和蕃歌:文化的交融与和谐。
  10. 齐唱呜呜尽垂手:表现欢送的气氛。
  11. 心知旧国西州远:揭示内心的思乡之情。
  12. 西向胡天望乡久:用方向感来表达深切的思念。
  13. 回头忽作异方声:音响的回荡,营造出一种别离的氛围。
  14. 一声回尽征人首:征人对故乡的思念体现。
  15. 蕃音虏曲一难分:文化的交融让人难分彼此。
  16. 似说边情向塞云:表达对边疆情感的复杂性。
  17. 故国关山无限路:无尽的归乡之路,象征思乡的痛苦。
  18. 风沙满眼堪断魂:风沙象征着困境与迷茫。
  19. 不见天边青作冢:历史与现实的交错,表达无奈。
  20. 古来愁杀汉昭君:昭君出塞的悲剧,深化离愁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描写胡儿与汉军,形成文化与身份的对比。
  • 象征:孤雁、柳树、风沙等意象象征着离愁与思念。
  • 排比:诗中多处使用排比,加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围绕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争带来的离别感,反映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胡儿:象征边疆人民的生活与文化。
  • 孤雁:引申为孤独与思乡。
  • 柳树:常作为离别的象征,代表着送别的情感。
  • :象征着友谊与祝福。
  • 风沙:象征着边疆的艰辛与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六州胡儿六蕃语”中“六州”指的是?

    • A) 六个州的胡人
    • B) 六个州的汉人
    • C) 六个州的城市
    • D) 六个州的河流
  2. 诗中提到的“孤雁”象征什么?

    • A) 丰收
    • B) 离愁
    • C) 和平
    • D) 欢乐
  3. “无定河边数株柳”中的柳树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归来
    • C) 战争
    • D) 富饶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别董大》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词对比:

李益的诗与高适的《别董大》都表现了对远行者的关怀与思念,但李益更侧重于边疆文化的交融,高适则更加突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的情感表达及其文化背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益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背道逐教偈 来往如梦偈 四大无主偈 见闻觉知偈 无修偈 将之宣城留别吴门效白乐天体 吴兴 诗一首 吴兴赠贾收二绝句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髟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一定 赍志而没 规重矩迭 银工 羽觞随波 慎厚 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函的成语 閠字旁的字 按强助弱 戈字旁的字 火冕 践律蹈礼 哗世动俗 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