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6:18
蝶恋花二首 其二
蒋敦复 〔清代〕
帘外东风寒恻恻。
睡起恹恹,正是愁时节。
悄倚阑干吹玉笛。
天涯芳草何人惜。
幽恨杜鹃啼不出。
碎梦零烟,燕子偏衔得。
明月夜凉花泪碧。
春魂红瘦双蝴蝶。
窗帘外的东风寒冷而凄凉。
刚睡醒时有些疲惫,正是愁苦的季节。
我静静地倚着栏杆,吹着玉笛。
这天涯芳草,究竟有谁来心疼它呢?
心中幽怨,杜鹃的啼鸣也无法表达。
碎梦如烟飘散,燕子却偏偏叼着它。
明月夜里凉意袭人,花泪如碧。
春的灵魂在这双蝴蝶中显得格外憔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蒋敦复(1825-1893),字子青,号稼轩,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个人情感,风格清丽而富有情感。他的诗词常常融入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朝末期,正值社会动荡、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愁苦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蝶恋花二首 其二》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展现了愁苦的情绪。开篇以寒冷的东风渲染出凄凉的氛围,紧接着“睡起恹恹”的自述,将读者带入一种懒散而又愁苦的时节。这种情绪在“悄倚阑干吹玉笛”中得以升华,音乐的悠扬与思绪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诉说一种无奈的等待。
“天涯芳草何人惜”是对美好事物的遗憾与惋惜,表达了对离别的思考,诗人对芳草的关切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慨,也是对人情冷暖的思索。“幽恨杜鹃啼不出”更是将情感向深处延伸,杜鹃啼鸣的无声正是对内心幽怨的体现,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无法言说的苦楚。最后以“春魂红瘦双蝴蝶”作结,蝴蝶的轻盈与春意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失落。
整首词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愁苦的情感为主线,展现了对生命短暂、爱情失落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惋惜。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幽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帘外东风寒恻恻”中的“寒”字最能体现什么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凄凉
c) 甜蜜
“天涯芳草何人惜”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惋惜?
a) 自己
b) 自然
c) 美好事物
诗中提到的“杜鹃”主要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思念与悲伤
c)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词相比,蒋敦复的《蝶恋花二首 其二》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而李清照则常以自我感情为中心,表现出更多的柔情与细腻。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女性与男性视角。
推荐书目
以上书籍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诗词的创作背景与艺术魅力,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与理解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