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 补题亡室断弦图六阕 其一

《蝶恋花 补题亡室断弦图六阕 其一》

时间: 2025-04-26 19:51:46

诗句

老去齐眉休再论。

我白头颅,卿尚青年面。

朅起前情如絮乱。

七条弦子琴中断。

红烛高烧垂泪满。

侬更何堪,触入凄凉眼。

辛苦鸡鸣谁戒旦。

闷人谋素将缣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1:46

原文展示:

老去齐眉休再论。我白头颅,卿尚青年面。朅起前情如絮乱。七条弦子琴中断。红烛高烧垂泪满。侬更何堪,触入凄凉眼。辛苦鸡鸣谁戒旦。闷人谋素将缣换。

白话文翻译:

年纪大了就不再谈论那些往事了。我的头发已经白了,而你却依然年轻的面容。回想起过去的情感如同纷飞的絮毛,七根琴弦已经断裂。红烛高烧,泪水满溢。你我更何堪,触动了心中的凄凉。辛苦的鸡鸣声,谁来警觉黎明的到来?心中的烦闷让我想用白素的绢来换取些许安宁。

注释:

  • 齐眉:形容平等,年纪或地位相当。
  • :古代对人的称呼,通常指年轻的女子。
  • :突然,忽然。
  • 絮乱:形容情感如同飞舞的絮状物,纷乱不清。
  • 七条弦:指古琴,象征音乐与情感的断裂。
  • 红烛:象征孤独与伤感,红色的蜡烛燃烧时滴落的蜡泪。
  • :我,古代用词。
  • 鸡鸣:指清晨的叫声,象征黎明来临。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到的典故主要是古琴的象征,古琴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的乐器,象征着情感的抒发与心灵的寄托。七弦琴的断裂不仅暗示着情感的破裂,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步墀,清代诗人,生于明末,身世显赫,然因家道中落,经历了许多坎坷。他的诗风多愁善感,常常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其晚年,可能是对自己失去的爱情与青春的感慨,反映了个人经历与时代变迁带来的情感冲击。

诗歌鉴赏:

《蝶恋花·补题亡室断弦图六阕 其一》是一首充满忧伤的词作,表现出诗人对逝去青春与爱情的深刻反思。开头通过“老去齐眉休再论”引出主题,表明年纪渐长,不再谈论青涩时光的无奈与惆怅。接着,诗人把自己与对方的年纪对比,表现出深深的失落感。随着“七条弦子琴中断”的描绘,诗人用古琴的断弦象征情感的破裂,传达出一种无可挽回的悲凉。

“红烛高烧垂泪满”这一句,使用了生动的意象,将孤独与泪水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同身受。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辛苦鸡鸣谁戒旦”来表达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这种情感在静谧的夜晚中显得尤为深刻。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考究,情感细腻而深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去齐眉休再论:年纪大了,不再谈过去的事。
  2. 我白头颅,卿尚青年面:我已白发苍苍,你却依然年轻。
  3. 朅起前情如絮乱:忽然想起往昔的情感,纷乱如絮。
  4. 七条弦子琴中断:古琴的七根弦断了,象征情感的破裂。
  5. 红烛高烧垂泪满:蜡烛燃烧,泪水满溢,象征悲伤和孤独。
  6. 侬更何堪,触入凄凉眼:我们更何必再承受这样的悲凉。
  7. 辛苦鸡鸣谁戒旦:清晨的鸡鸣声,谁来唤醒沉睡的心灵?
  8. 闷人谋素将缣换:心中的烦闷让我想用素绢来换取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七条弦子琴中断”比喻情感的破裂。
  • 拟人:将蜡烛的泪水形象化,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我白头颅,卿尚青年面”,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情感的追忆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伤感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展现了人面对时间流逝、情感破碎时的无助与凄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烛:象征孤独、悲伤,暗喻失去的青春与爱情。
  • 七条弦:象征音乐与情感的断裂,表达痛苦的情感。
  • 鸡鸣:象征清晨与新生,反衬内心的沉闷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去齐眉休再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往事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青春的渴望

  2. “七条弦子琴中断”中的“七条弦”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情感的破裂
    C. 对音乐的热爱
    D. 友谊的深厚

  3. 诗中“红烛高烧垂泪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忧虑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表达对爱情与往昔的怀念。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寒》:同样探讨人生的无奈与情感的流逝。

诗词对比:

  • 陈步墀与李清照: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都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但李清照的词更偏向于对爱情的细腻描写,而陈步墀则在表现人生无常的沉重感上更为突出。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鉴赏与创作》

相关查询

览镜书怀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 宫中行乐词其五 永王东巡歌·其六 赠友人其二 古意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古风 其二十九 双燕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默默无言 走为上计 森峭 三撇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鸡毛蒜皮 不次之图 起结 包含敢的词语有哪些 叫板 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炒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弊的词语有哪些 鱼露 卝字旁的字 铁杵磨针 卜字旁的字 内厨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