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家善百自崇川来,小饮冒巢民先生堂中。闻百

《家善百自崇川来,小饮冒巢民先生堂中。闻百》

时间: 2025-07-27 23:56:15

诗句

是谁家本师绝艺?

檀槽搯得如许!

半弯逻逤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

君何苦: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

江东烟树。

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干处。

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灯前一队儿女。

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

浑无据,君不见、橙心结绮皆尘土。

两家后主,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56:15

原文展示:

家善百自崇川来,小饮冒巢民先生堂中。闻百 是谁家本师绝艺?檀槽搯得如许!半弯逻逤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君何苦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江东烟树。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干处。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灯前一队儿女。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浑无据,君不见橙心结绮皆尘土。两家后主,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

白话文翻译:

这位来自崇川的朋友,家中善于音乐,今天在民先生的堂中小聚。我不禁想起,究竟是谁家的老师技艺高超?檀木槽上的琴声如此动人!那半弯的月亮、无情的事物,触动了我对今昔的感慨。君为何不见,青衫已经是迟暮之人。江东的烟树,纵使不听琵琶,也难以找到,泪水已然干涸的地方。凄凉啊,恰似秋夜的泪水,灯前一对儿女。突然间,凉爽的瓦片飞舞,千年老狐与人交谈。毫无根据,你怎么不见那橙心结绮皆是尘土?两位后主,为了一两三声,也曾听过,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家乡。

注释:

  • 檀槽:檀木制作的琴槽,象征音乐的高雅。
  • 青衫:青衫旧时多指书生,暗喻年华已逝。
  • 江东烟树:江东的树木,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象征着思念与回忆。
  • 珠泪:比喻泪水,象征悲伤的情感。
  • 秋宵掩泣:秋夜掩面哭泣,表达了深切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1626-1680),字汝均,号山人,清代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特别擅长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动荡时期,诗人通过音乐的交流与朋友的聚会,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以音乐为引子,逐步深入到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思考。起始的对话氛围温暖而轻松,描绘了朋友间的情谊。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情感逐渐升华,诗人开始感叹生命的短暂与怀旧的情绪。通过对檀槽琴声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惋惜和对未来无奈的感慨。诗中“青衫已是人迟暮”的句子,尤为打动人心,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流逝。最后,诗人以冷静的笔触,反思人生中的得失,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开头部分通过“家善百自崇川来”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的聚会氛围。
    2. “檀槽搯得如许”显示出琴声的动人,暗示音乐的力量。
    3. “君何苦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反映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4. “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通过比喻,生动地展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宵掩泣”比喻内心的悲凉,展现了情感深度。
    • 对仗:如“珠泪曾干处”与“灯前一队儿女”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音乐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 檀槽:象征音乐艺术的精致与优雅。
  • 青衫:代表文人气质和过往的青春。
  • 江东烟树:象征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失去的念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檀槽”象征什么?

    • A. 书法
    • B. 音乐
    • C. 画作
    • D. 诗歌
  2. “青衫已是人迟暮”中的“青衫”指代什么?

    • A. 青年
    • B. 老年
    • C. 文人
    • D. 书生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陈维崧与李白在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中的不同风格,李白更为豪放,陈维崧则更显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米玄晖秀轩诗帖 黄池 黄鲁直食面帖赞 张子野 宫词一百首 其二十七 陈文正 孙威敏 右军初月帖赞 夜宿桥岸 宫词一百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徽玉轸 童颜鹤发 长字旁的字 驻影 趙茎 爿字旁的字 无所错手足 理境 众望攸归 书案 魚字旁的字 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抱子弄孙 亦步亦趋 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