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43
冬日过农部伯父园亭感赋 其二
赐第南山近,为园下杜偏。
小儿二千石,中妇十三弦。
缓夜弹银甲,宜春贴锦钿。
几回行乐处,战伐自年年。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被赐封的府邸靠近南山,园中种有杜鹃花。
小儿子已经考中了二千石的官职,中年妻子弹奏着十三弦的乐器。
夜晚轻轻地弹奏着银色的甲胄,春天装饰着华丽的锦缎。
几次在这里欢庆游乐,然而战争却年年不断。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5-1711),清代诗人,原籍福建,后迁居江西。以诗才著称,尤善于咏怀和抒情,风格多变,兼具古典和抒情的特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朝中期,作者在南山附近的伯父园亭游玩,感受到自然景色与生活的对比,体现了对现实与个人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从园亭的自然景色出发,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生活画面,然而在这欢快的背后却隐含着对战争的忧虑。开头两句通过描写环境和家人,表现了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南山的近在咫尺,似乎预示着一种宁静的生活。接着提及的小儿和中妇,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乐趣。小儿的官职象征着希望和光明的未来,而中妇的乐器则是家庭快乐的象征。
然而,最后两句则突显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尽管在欢庆的时刻,战乱却年年不息,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悲哀。诗人在赏景中感慨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揭示出人生的无常和家庭生活的脆弱,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山”主要象征什么?
A. 战争
B. 隐逸与宁静
C. 财富
“小儿二千石”意味着什么?
A. 小儿子考中高官
B. 小儿子年纪太小
C. 小儿子不务正业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反映家庭生活与战乱的对比
C. 描写节日的欢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作品相比,陈维崧更加强调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外界的动荡,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对自然的沉醉与孤独。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角度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