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8:17
青山截天去,古路蔽云中。
不有行人至,安知与郡通。
高楼虽窈窕,古树已溟蒙。
今日劳君问,衡门一老翁。
青山直插入天际,古老的道路隐蔽在云雾之中。
如果没有行人来往,怎么知道与郡城的联系呢?
高楼虽然优雅秀丽,古树却已模糊涌现。
今天特意请你问候,衡门那位年迈的老翁。
“青山截天去”意指青山高耸,古人常以山水寄托情感,表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安知与郡通”则反映出人在偏远之地对外界联系的不确定。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山水诗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受到王维的影响,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在外地游历时,想念故乡和朋友潘伯恭,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叹和对友人的思念。
《再寄歙州潘伯恭》以自然景色开篇,青山和古道的描绘创设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诗人在此环境中,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的稀缺。诗中的“高楼虽窈窕,古树已溟蒙”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古树的模糊象征着记忆的模糊与人事的变迁。最后一句“今日劳君问,衡门一老翁”则是对友人潘伯恭的询问,表达了对故人的关心与思念,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青山截天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古树已溟蒙”中的“溟蒙”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老翁”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