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9:28
感怀 其二
西京重功名,节操久不舒。
卫霍事权富,孔匡亦迂儒。
惟有盖次公,忠国真丈夫。
慷慨托酒狂,许伯谁能拘。
众宾既欢聚,仰屋长欷歔。
阅人朱门内,叹息传舍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与节操的思考。诗人在西京(长安)重视功名,却发现自己的节操长久未能舒展。提到卫青和霍去病的权势与财富,以及孔子的门徒孔子匡的迂腐,都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惟独盖次公(盖聂)是忠于国家的真正男子汉,他豪放不羁,醉酒狂歌,谁又能限制他呢?众宾欢聚一堂,诗人仰望屋顶长叹,感慨在朱门(豪门大户)内见人,感叹他人的生活却只能寄居他处。
作者介绍:林澍蕃(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于官宦世家,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作品多探讨社会与人生,表现出对社会不公的关切。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士人身份与功名观念受到社会变迁影响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反映了士人的困惑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抒发了诗人对功名和节操的复杂感情。开篇便提到西京的功名,显示出对名利的渴望,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节操的丧失与不安。这种矛盾感在诗中不断升华,卫青与霍去病的成功与财富让人羡慕,但又让诗人感到无奈,因为在这样的社会中,真正的忠臣与节操似乎被边缘化。
盖次公的形象则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代表着忠诚与勇气,他的豪放不羁象征着对现实束缚的反抗。但在欢聚的时刻,诗人却又感到无奈与叹息,朱门内的生活虽表面富贵,实际却充满了无奈与隔阂。这种对比揭示出社会的虚伪与人心的寂寞,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功名与节操的思考,揭示了社会的虚伪与对忠诚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京”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南京
B. 长安
C. 北京
诗中“节操久不舒”意指什么?
A. 节操得到了展现
B. 节操长久未能表现
C. 节操被人忽视
“盖次公”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忠诚与勇气
C. 学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