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7:56
金洲山
作者: 梁鹤鸣 〔明代〕
水面孤峰控上游,
灵岩怪石列沧洲。
障回海角千寻浪,
劈破江心万里流。
荡月鱼舠随左右,
忘机鸥鸟自沉浮。
乘舟取醉扪崖上,
五岭风烟一望收。
这首诗描述了金洲山的壮丽景色。水面上孤立的山峰高耸在上游,灵巧的岩石怪异而神秘地排列在广袤的海洲之上。海角的浪潮高达千寻,激烈的水流在江心劈开。月光下,渔舟在水中漂荡,左右摇摆,忘却了世俗的烦恼,鸥鸟在空中随意飞翔,沉浮自如。乘舟而行,醉意朦胧,我在悬崖上轻轻抚摸,远望五岭的烟云,尽收眼底。
诗中提到的“五岭”与“灵岩怪石”都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化,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的雄伟和神秘。诗人通过描绘山水,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 梁鹤鸣,明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繁荣、文化兴盛之时。诗人常在游历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金洲山》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金洲山的自然风光。诗的开头以“水面孤峰控上游”引入,勾勒出山峰的孤立与高耸,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雄伟。接着“灵岩怪石列沧洲”,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更为细致的景观,展现出山石的灵动与奇特。
中间部分“障回海角千寻浪,劈破江心万里流”,描绘了海浪的壮观和江水的奔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出自然的力量与气势。之后“荡月鱼舠随左右,忘机鸥鸟自沉浮”,则描绘了在这宏伟景观中的生活气息,渔舟在月光下轻摇,鸥鸟在空中自如飞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乘舟取醉扪崖上,五岭风烟一望收”则是诗人的情感升华,表现出对自然的沉醉与对远方风景的向往。在这浑然天成的自然画卷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宁静与满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水面孤峰”中的“孤峰”指的是什么?
A. 高耸的山峰
B. 低矮的山丘
C. 河流
诗中提到的“五岭”象征什么?
A. 远方的风景
B. 山的高度
C. 水的深度
“荡月鱼舠随左右”中的“荡月”指的是什么?
A. 月光下的波动
B. 鱼的活动
C. 月亮的升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金洲山》和《登鹳雀楼》都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但《登鹳雀楼》更侧重于诗人的感慨与哲理思考,而《金洲山》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