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5:34
别黄山
作者: 文天祐 〔宋代〕
黄山别去恨绵绵,
华表重寻第几巅。
马迹苔肥连碧汉,
龙潭水暖涨灵泉。
断无花逐桃溪外,
别有春留药圃边。
鶗鴃一声人亦老,
鬓丝惊笑玉颜仙。
离开黄山让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
再去寻觅那华表的高峰,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了。
马蹄在青苔上留下的痕迹,仿佛延伸到了碧空之下,
龙潭的水温暖而丰盈,涌动着灵泉的甘甜。
桃溪外没有花朵可追逐,
但在药圃边却另有春意留存。
一声黄鹂鸣叫,人也慢慢变老,
鬓发中夹杂着白丝,仍在笑谈如仙人般的容颜。
“华表”与“龙潭”在诗中不仅仅是自然景物,更是古代文化背景的体现。“华表”象征着权威与尊贵,而“龙潭”则与传说中的神秘力量相联系,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作者介绍:文天祐,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情感交融,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写作于诗人离开黄山之际,表达了对黄山的深切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别黄山》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黄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开头两句便是强烈的情感宣泄,遗憾与心痛交织,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接下来的描写则细腻而生动,马迹、龙潭、桃溪等意象,展现了黄山的美丽与生机,也隐喻着人生的旅途。诗的最后两句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人会变老,但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却始终存在,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感受生命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歌表达了对黄山的深情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诗人传达了珍惜当下、感受生命的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华表”象征什么?
A. 权威 B. 美丽 C. 生命 D. 失落
“马迹苔肥”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自然的生机 C. 人的衰老 D. 旅行的疲惫
“鶗鴃一声人亦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忧伤 D. 生命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高》中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文天祐的作品更强调了对黄山的深切怀念和生命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