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6:03
老去逃名何所为,渔蓑常向水云披。
竿头高挂一轮月,泽畔轻移百丈丝。
烟雾直寻巢父乐,江湖无复子牟思。
不知严濑谁能似,十里龙湾九曲池。
年纪渐老,逃避名利又为了什么呢?我常穿着渔蓑,坐在水边和云朵相伴。钓竿上高高挂着一轮明月,河边轻轻摇曳着百丈长丝。烟雾中寻找父亲的乐趣,而在广阔的江湖中再也没有儿子的牵挂。不知道这严峻的溪流,有谁能与之相媲美?那十里长的龙湾和九曲的池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梁鹤鸣,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悠然自得、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往往隐居于山水之间,追求心灵的宁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显然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总结,表达了他对名利的逃避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钓台》通过描绘诗人钓鱼的情景,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首句“老去逃名何所为”,直接揭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反思,采用了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退隐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以“渔蓑常向水云披”描绘出自己常常与自然为伴的画面,渔蓑不仅是渔夫的衣物,也象征着一种简单而又恬淡的生活方式。
在后两句中,诗人用“竿头高挂一轮月”和“泽畔轻移百丈丝”展现出夜钓的宁静与美好,月光与钓线的结合,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两句则引入对自然的进一步思考,“不知严濑谁能似”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似乎在呼唤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十分成功,诗人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表现了对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一种洒脱、悠然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钓鱼这一活动,表达对名利的超然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老去逃名何所为”的意思是:
A. 年龄增长带来的烦恼
B. 对名利的反思与超脱
C. 对年轻时光的怀念
D. 希望能获得名利
“竿头高挂一轮月”中“月”所象征的主要是:
A. 繁华
B. 宁静与和谐
C. 生命的短暂
D. 世俗的忙碌
诗中提到的“严濑”指的是:
A. 平静的水面
B. 险滩或急流
C. 渔民的生活
D. 满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