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55
红桑花落,黄竹歌停,惊飙飞度天关。病里愁多,宵长梦也无閒。人閒未知何世,阻沧波空对丛菅。最悽念,是城边北斗,湖上西山。衣影十年销尽,几深杯夕引长铗朝弹。往事沈吟,伤心饼菜春盘。孤桐料无人赏,但哀时不赋猗兰。背残照,渐江头吹送暮寒。
红桑花已经凋落,黄竹的歌声也停止了,狂风急速地掠过天际。病中愁绪重重,漫漫长夜无梦可寻。人世间的变化让人难以捉摸,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水,空对丛生的竹子感到无奈。最令人伤感的是,城边的北斗星和湖上的西山。十年的衣影已经消逝,几杯酒下肚却只能感叹夕阳西下、长剑朝弹。往事在心中沉吟,心中伤感的是那春天的饼菜。孤零零的桐树似乎无人欣赏,只是在感叹时光不再赋予韵味。背对着残阳,江头渐渐吹来寒意的晚风。
作者介绍:张仲炘,清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诗人在个人生活中经历了病痛与孤独,结合社会动荡与个人感受,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的追忆。
《声声慢 和叔问》是一首表现孤独与惆怅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传达出对生命无常和人世变化的无奈。开篇便以“红桑花落,黄竹歌停”引入,营造出一种环境的凋零与失落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孤独。接着,诗人描绘了病中的愁苦,漫漫长夜无梦,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北斗和西山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承载了诗人对人生方向和归宿的思考。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回忆往昔,感慨时光流逝,衣影十年已消逝,愈发感受到人生的苦涩与无奈。结尾的“渐江头吹送暮寒”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人生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孤独与失落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红桑花落”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北斗”和“西山”象征了什么?
A. 方向与归宿
B. 财富与权力
C. 自然与和谐
答案:A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孤独感?
A. 红桑花
B. 孤桐
C. 黄竹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